秋分节气 秋分预防感冒从五大饮食入手( 二 )


秋分养生四大点
护体:防秋燥引起的感冒、咳嗽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 。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 。常称为“秋燥” 。如果不注意养生 。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 。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 。“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
秋季感冒的病人 。刚开始的时候是鼻咽部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 。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 。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 。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 。称为“燥咳” 。
“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 。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使肺部更受伤 。”孟医生提醒 。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 。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 。如果仅以咳嗽为主症者 。则称为“秋燥咳嗽症” 。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 。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 。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 。并伤及人体肺部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 。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针对以上的症状 。应该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症下药 。
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令时节 。如果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 。不仅可以调养肺气 。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 。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 。如果实在没时间 。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 。也大有裨益 。此外 。可选择一些宁心安神的娱乐活动 。如书法、绘画等 。也可登高望远 。以开阔心胸 。使内心豁达 。从而安定神志 。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 。气候干燥 。如果市民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还必须注意四个方面 。运动时防止受凉感冒 。秋日早晚温差大 。尤其是清晨温度比较低 。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 。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 。而是应该等到身体发热后 。才可脱下衣服 。锻炼后还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 。以防身体着凉 。
其次要预防运动损伤 。据悉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 。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 。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 。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 。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因此 。专家建议 。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
我们在运动的同时 。还要注意好自己的运动量 。秋季不适宜做大规模的运动 。能够稍微热下身体 。出一点点汗就够了 。切记不要大量出汗 。那么很容易会着凉 。而且在出汗之后不要随即就把衣服脱下来 。这样会直接被寒气所侵 。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 。
秋天气候干燥 。预防秋燥 。对于运动者来说 。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 。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若出汗较多 。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 。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
进补:重药物轻食物不可取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 。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 。与白露的养生进补相同的是 。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应注意五方面的内容 。
首先 。无病就不需要进补 。如果无病随意进补 。既增加开支 。又伤身体 。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 。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 。此外 。血液中胆固醇增多 。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