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声音朋友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声音朋友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音乐活动声音朋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声音朋友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声音朋友》是中班上期的一个音乐活动 。在儿歌(伞)的教学中,孩子发现了青蛙的叫声与哇鸣筒声音的相似之处 。受此启发, 我联想到自然界中其实有很多的声响和打击乐器发出的声响很相似 。是否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与乐器之间的联系来让让孩子们来探索自然界有趣的声音呢? 将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艺术沟通性 。
我自编了这首包含许多自然界声响的儿歌《下雨了》, 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 。
2、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 。
3、培养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以接触过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朗读儿歌《下雨了》 。
2、材料准备:
每人一份工作垫,工作盘(内有图片:小雨、大雨、青蛙、小鸭、 。打击乐器:沙球、串铃、蛙鸣桶、圆舞板、) 。录音:
1)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音 。
2)打乱小雨、大雨、青蛙、小鸭、音响效果顺序并结束在马蹄声中音响效果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 。
1、以听听录音机里藏着什么秘密为由,请幼儿听一段录有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 音 。
提问: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在哪首儿歌中听到过这些声音?
2、集体朗读儿歌《下雨了》 。
(注:通过听真实声音效果的录音让幼儿引出儿歌,为后面的儿歌中的声音匹配打下基础 。)
二)声音朋友不见了 。
1、引导幼儿看图读儿歌,发现儿歌中的声音朋友不见了 。
师:这首儿歌可真调皮,刚才躲在录音机里,现在又躲在黑板后面跟我们捉迷藏呢!(教师转过黑板)
我们一起来朗读吧!(教师一边指图,一边和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当读到象声词时教师不出声,而是做一个“没有”的动作)(附图1)
(注:教师用表情和动作给幼儿起到暗示的作用 。)
提问:儿歌中的什么不见了 。(声音朋友不见了)
三)找朋友 。
1、以找声音朋友为由,引出打击乐器 。
师:我们帮忙找找声音朋友在哪吧!“声音朋友你们在哪?”(放录音)“我们在这里”教师顺着声音找到一个大盒子 。
师:疑惑地从盒子里逐一请出打击乐器 。(教师一边敲击打击乐器让幼儿听它的声音,一边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称 。)整齐摆放在桌子上 。
(注:自然、巧妙地引出打击乐器,通过倾听使幼儿将打击乐器与它所发的音响发生直接的联系 。)
四)谁是谁的声音朋友 。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为儿歌中的部分图片匹配乐器(找声音朋友)
师:这么多乐器到底谁是谁的声音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帮忙它们找到声音朋友吧!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