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可爱的大头娃娃》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可爱的大头娃娃》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 , 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延伸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欣赏并初步了解大头娃娃这种民俗艺术 , 尝试用剪、贴、画的方法设计制作娃娃头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 , 快来看看《可爱的大头娃娃》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大头娃娃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 , 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艺术美 。如果将这个资源利用到教学中来 , 既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国民间艺术和文化 , 激发孩子们的民族精神和创作欲望 , 又能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 , 发展幼儿的立体造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于是生成了本次手工活动——《可爱的大头娃娃》 。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了解大头娃娃这种民俗艺术 。
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法设计制作娃娃头 。
3.能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材料进行创意装饰 。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活动准备:
1.课件;
2.已经制作好的大头娃娃2—4个;
3.幼儿操作材料:纸盒、油画棒、记号笔、剪刀、双面胶人手一份 , 做头发的材料(彩色的塑料丝线、纸带 , 毛线等) 。
活动过程:
1.欣赏大头娃娃舞 , 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 , 有个地方非常热闹 , 那儿发生什么事儿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录像 。)
(2)师:谁能说说看 , 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跳的是什么舞呢?猜一猜 , 这些人会在什么时候跳大头娃娃舞呢?(过年 , 过节 。)他们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评析:
此环节是入境欣赏 , 引发兴趣 。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 , 形象生动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 引起幼儿心灵的震动、情感的共鸣 。因此在活动一开始 , 我就以直观的录像 , 引领着孩子们走进民间生活 , 将我们的孩子融入到那种欢快、喜庆、热闹的节日庆祝活动中 , 去体验大头娃娃舞这个民俗舞蹈带来的愉悦感 。幼儿对一件事情的兴趣 , 往往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 。
我注意幼儿的兴趣引申 , 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及动作模仿 , 将幼儿的表面热情向积极关注、充分感知、产生进一步探求的深层次的兴趣推进 , 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
2.观察头套 , 了解大头娃娃的特点
(1)师:你们看 , 这些人把自己打扮成男孩或女孩 , 他们头上的大头套是什么样的?
(2)师:有些人把自己打扮成老爷爷或老奶奶 , 看看这些大头套是什么样子的呢?
(3)师:还有的人把自己打扮成谁呀?(猪八戒 。)对了 , 这些人套上了猪八戒模样的大头套在进行表演呢 。
(4)师:这些好看的头套 , 戴在头上特别好玩儿 , 外国人也很喜欢 。你们看 , 他们也穿起了中国的服装 , 戴上了大头套 , 跳起了大头娃娃舞呢 。
3.欣赏范例 , 讨论大头套的制作方法
【中班主题《可爱的大头娃娃》教案反思】(1)师:老师也做了几个大头套(出示大头套) , 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用什么做的?(让幼儿说说制作的材料 。)
(2)请一幼儿戴一戴 , 跳一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