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奖励孩子的正确方法


家长奖励孩子的正确方法

文章插图
家庭教育中奖励孩子的方法是很关键的,父母不可大意 。想要让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奖励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
一、家长如何奖励孩子
1、口头强化适宜的行为
针对孩子的弱点,有意识地为他创造改进的机会 。如孩子特别好动,但是他也喜欢画画,这样当他安静且专注地完成一幅画时,父母应立即对他夸奖:“真棒!你画得太棒了,我也想要一幅你画的画 。”当孩子受到鼓励时,他会努力去做 。
【家长奖励孩子的正确方法】2、给孩子订立简明的规定
可以给孩子定立一些简明的规定,规定上要注明孩子的良好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 。如按时起床加1分,帮助整理家务加1分,饭后收碗筷加1分 。当孩子在一个星期内完成10分时就可以去公园或买喜欢的书 。采取这种方法,一要避免把奖励机制用在写作业学习上,这样会使他产生学习是有代价的观念 。
二要公开计算次数的方式,并做到公正 。
3、计点制度
给孩子在墙上建立一个表扬区,对他进行精神鼓励 。这种方法与订立规定同样有效,家长可以在表格上记一些点数,或给小红花奖励 。孩子累积一些点数或红花时,可以从父母这里得到小玩具、额外的特权,或出外游玩等奖赏 。
家长在奖励孩子时要注意方方面面,避免适得其反,出现误区 。
二、家长奖励孩子的原则
1、少奖为佳 。适当时候、适当次数的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滥 。奖的频率太高,其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不断加码,以满足孩子迅速扩张的胃口 。而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 。因此,在满足孩子必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要逐步减少奖励的次数,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
2、奖态度不奖分数 。大多数家长是以分数或者名次来设定奖项和决定是否奖励,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奖励 。因为从长远看,态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两次的分数更重要 。而且考试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卷子的内容对每个人的适应性,孩子复习题目的“机遇”性等,所以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 。用分数和名次作为奖励的标准,有可能出现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但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没有达到设定的奖励目标,结果反而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
3、一诺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约定,比如有的家长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长是定考到第几名,就一定要兑现 。如果孩子达到了约定的要求,就要坚决奖励,做父母的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给孩子树立了言而无信的榜样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立的目标,也不可迁就,形成讨价还价的习惯 。与其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改变初衷去迁就他,还不如没有这样的约定 。
4、奖品适当,价值适中 。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 。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满分,就给孩子买电脑买游戏机,结果孩子玩物丧志 。
5、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享受方面 。其实最好的奖品有两类,一是学习用品,特别是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