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骄傲

摘要:妈妈的骄傲,当您看到这个标题时,一定会以为我要夸奖一个很聪明的宝宝 。事实上,今天本文的主角云云是一个患有脑瘫的孩子 。她是我在东方爱婴遇到的第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 。因为脑瘫,她看上去与同龄的孩子总是不太..
当您看到这个标题时,一定会以为我要夸奖一个很聪明的宝宝 。事实上,今天本文的主角云云是一个患有脑瘫的孩子 。
她是我在东方爱婴遇到的第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 。因为脑瘫,她看上去与同龄的孩子总是不太一样,别的宝宝都在快乐地奔跑时,她只能在妈妈的大力帮助下勉强站起来向前微微地挪动两步;别的宝宝会用勺子舀豆子,而她只会毫无目地大把去抓;别的宝宝会叫“爸爸妈妈”了,而她只会咿咿呀呀……这是云云刚来到我们这里时的表现,她上的第一节课我至今记忆犹新 。
妈妈第一次带着云云来上课时,看得出云云开心极了,或许因为一些心理因素,当她看到喜欢的东西玩具时,躲在妈妈身后,眼睛中流露出胆怯的神情,小手欲伸又缩了回去;看着别的小朋友在一旁玩,她就咧嘴笑 。后来,在姐姐的鼓励和妈妈的帮助下,云云第一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她开心地朝我们笑着,妈妈也露出了笑容 。
在后来的自由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云云根本不可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些动作对她来说太难了 。妈妈看别的宝宝都慢慢学会了,脸上原先露出的笑容消失了 。妈妈一次次要求云云模仿,而云云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最后云云被妈妈催促得不耐烦了,把玩具扔得远远的 。妈妈生气地抬起了手,然而妈妈的手却没有挥向云云,反而轻轻地落了下来 。云云胆怯地看着妈妈,这时在一旁的姐姐赶快抱着云云把玩具捡了回来,并耐心地告诉云云:“我们要爱惜玩具,如果你把玩具摔疼了,它就不能和宝宝一起玩了 。”之后,云云坐在地毯上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玩 。姐姐转过身又告诉妈妈:“没关系,先让她自己玩吧!宝宝现在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逆反心理很强,我么不要强求她 。你可以拿一份玩具在她身边玩,慢慢地引导她,她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做的,不信您试试!”或许是妈妈有了耐心,或许是我们的方法有了效果,云云开始接纳了周围的环境 。
有一天在课堂上,大家做着唱名字的游戏,姐姐叫云云的名字,原以为云云会像以往一样害怕得躲起来,没想到她的反应出乎意料,伸着小手,嘴里“啊啊啊”地叫着,挣扎着想站起来,妈妈马上托着她站了起来,她高兴地拍着手、唱名字,虽然有时两只小手不能很好地拍在一起,但她那认真、开心、满足的样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家长,人们都使劲地给云云鼓起掌 。这时,妈妈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的人关注云云,并带给她这么大的鼓励,看她那高兴的样子,相信这对孩子一生都会有影响 。”
除了在课上我们协助妈妈锻炼云云外,在课后妈妈将我们的“PAT”教育模式做了很好的家庭延伸 。后来,妈妈发现云云对图形、色彩特别敏感,于是就把家里到处贴满剪好的五颜六色的图形,让这些图形陪伴云云做游戏 。在那个学期末的时候,云云的认知能力已经在班里数一数二,妈妈不断地感谢我们,其实云云的进步是来自于妈妈对女儿的不放弃,她坚信自己的女儿一定能做到 。
因为云云的特殊性,她已经离开我们这个小集体,但经过这几期课的训练,云云的进步让大家着实吃惊:她除了会叫爸爸妈妈,还能慢慢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她可以捡起很小的东西,用小勺往自己嘴里送饭;她可以不用妈妈帮忙,自己慢慢站起来……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妈妈激动地掉下了眼泪,她幸福地大声说:“在我的生命里,云云永远是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