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成为全国美好家庭( 二 )


我对女儿说:“这几张是珍品,爸爸想收藏 。”女儿惊讶地看着我,一边答应着,也同时为爸爸能这么重视她本来认为无用的东西而感到吃惊 。我告诉她:“这几张纸上的字写得多好啊,让我留个纪念吧!”女儿惊愕地点着头答应了 。
从那儿以后,女儿写字和做作业更认真了 。我也把收藏作业和试卷变成了一种乐趣 。当又一个学期结束时,我在收集新作品的同时把女儿原来的“作品”拿出来让她看 。对比中,女儿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字写得比原先更好了,作文比原先的更强了,解数学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女儿在我的收藏活动中,变得更爱学习了,这就有了后来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
儿子出生后,世面上已经出现了半导体录音机 。对于当时只有50多元工资的我来说,花200多元买台录音机确实是高消费 。
我借来一台录音机为儿女们留下了最珍贵的声音 。当电视台为我拍摄新闻报道时,我也把孩子们的形象珍藏下来,这就有了后来的多媒体成长史素材 。
我惊奇地发现,儿女们对那段有录音和录像的历史记忆得非常清楚 。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历史纪录把他们当时的智慧生命信息网一直“链接”到了今天 。
收藏作业和多媒体这些成长史,成了孩子们的“学习力”,同时也启发了我和妻子,最终使全家人都成为爱学习的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
在观察中学习创造
观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只有孩子具有观察的兴趣,乐于观察,他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基础 。对于孩子们的观察行为,我一直百分百支持 。
有一天,2岁的儿子正在玩 。当饭菜摆上桌时,女儿叫儿子过来吃饭,可儿子就是不动,总在注视着地上的什么东西 。着急的女儿一把拉过弟弟按在饭桌前,儿子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
我赶忙对女儿说:弟弟正在搞研究,给他一个机会吧 。就这样,我带着女儿陪着儿子一起观察起来 。他正在注视的是一只瓷老鼠,记得是在买碗时送的,要不是儿子瞧它,我还真没细看呢 。老鼠制作得还挺精致 。炯炯有神的一对小眼睛透着亮光,耳朵眼儿里的轮花依稀可见,似卧非卧的姿态像是要逃跑的样子,只是尾巴不知怎么没有了,露出了一个小洞 。
儿子的注视说明他对这个小玩意产生了兴趣,慢慢地,他开始用手去摸它,后来又试探着拿起来,但最终没敢往脸上放 。我看出他还是害怕的 。又过了一会儿,儿子开始拿着一根小棍儿在尾巴处的小洞上点按 。我顿时眼睛一亮:儿子肯定是发现了这只没尾巴的小老鼠不完美,他要给老鼠安上尾巴 。直到我真的帮他把小棍儿在尾巴处插好,他还久久不愿离去 。我相信,有了这次对儿子的理解和支持,儿子一定能成为追求完美的建设者 。
从这以后,我发现,姐弟俩对发明创造的乐趣更浓了 。
许多发明都来自于生活 。
“小奇奇锤”的发明就是在生活中产生的 。
由于我工作一天比较劳累,孩子们开始探讨如何创造一种新型健身按摩锤,这种锤能像人手按摩一样,既保证对穴位敲击有较大的力度,又不疼痛 。
女儿找来了输液瓶塞,儿子从我的零件堆里翻出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弹簧,两个人一会儿粘一会儿绑 。看他们那认真劲,还真像个小发明家 。我一边欣赏,一边赞扬,当他们在我的身上试验时,我高兴地告诉他们:“舒服多啦!”他们非常高兴 。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鼓励和支持中,一种新型的缓压健身锤出现了 。
它的关键创新点是:在基体和触头间增加弹簧缓压 。操作者尽可以使劲去敲击穴位,以保证穴位处得到较大的刺激力度,但因为有弹簧缓解压力,穴位处并不感到疼痛难忍 。女儿为这个发明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小奇奇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