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从幼儿园拿玩具,怎么办?

摘要:老从幼儿园拿玩具,怎么办?,我的孩子快4岁了,最近他老是从幼儿园往家里带一些很小的玩具 。我看过一些教育书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分不清“自己的”和“别人的”的区别,所以我没有兴师问罪,而是耐心地告诉他幼儿园的玩具不能拿回..
我的孩子快4岁了,最近他老是从幼儿园往家里带一些很小的玩具 。我看过一些教育书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分不清“自己的”和“别人的”的区别,所以我没有兴师问罪,而是耐心地告诉他幼儿园的玩具不能拿回家,并且和幼儿园老师说了这件事情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改正,前天他爸爸还因为这个原因打了他一顿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我真的担心孩子今后在道德品质上出问题 。
兰海——
只有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
去年,我接触了很多同样情况的案例,有一个现象是所有的家长需要关注的,那就是在所有的案例中,每一个孩子拿东西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而家长们往往都只是关注了这些现象,或者是结果 。所以我想,家长需要仔细地观察和耐心地询问孩子拿东西回家的原因,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法 。
有一种是原因就是你上面提到的分不清“自己的”和“别人的”,还有一种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另外,还有可能是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没有玩够这个玩具,或者是没有完成老师给订下来的任务 。所以,在没有完全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要那样做之前,千万不要动手打孩子 。因为只有了解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而动手打孩子,只会封闭孩子的心 。
在询问孩子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着急,也不要主观地讲述自己认为的原因让孩子们回答是或者不是 。爸爸妈妈需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答案,这也许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但绝对不要认为孩子不回答就是没有答案,因为他也需要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大脑 。
[兰海,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硕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最年轻的专家,北京上濒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黄晓星——
坚持给他讲道理,并且带他一起把玩具还给幼儿园 。
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
在三四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确实有时候还分不清“自己的”和“别人的”的区别,手里拿到别人的东西也会说是自己的,这是孩子的自我意识的状态 。此时,太多的说教不会起很大的作用,爸爸打他更不会起到本质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会由于“怕”而不为,但是这种欲望也许并没有消除,也许会通过其他的形式出现 。
只要你坚持告诉他,这些玩具的“家”是在幼儿园,它们更喜欢呆在自己的家里,就像小朋友总是喜欢自己的家一样 。而且你应该帮助孩子把拿回来的东西送“回家”,交给老师,放回原位,不要姑息 。随着年龄增加,这个习惯就会消失,不必担心孩子今后在道德品质上出问题 。有些童话故事,讲述了拿别人的东西会有不好的结果,可能会有帮助 。你们可以找到一些童话书,或者自己编个故事给他讲 。
对于五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还有这样的行为,家长就需要和老师商量,通过观察,找到原因和帮助他的方式 。而通过惩罚而达到目的的传统方式,已经证明了是无效的 。
另外,审视一下孩子的同学朋友中是否有类似的行为,甚至是否有哪些大人有顺手牵羊的习惯,孩子只是在模仿他们的行为 。
[黄晓星,英国爱默生学院教师资格,美国日桥学院教育学硕士,成都华德福学校创办人 。]
Paula Zhou——
不回避也不阻止,等孩子长大后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