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疾病的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疾病的方法

文章插图
小儿哮喘这样的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确实是比较常见的,对于这样的疾病很多家长在孩子患病之后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好治疗,为了帮助到小孩哮喘疾病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小编来介绍小儿哮喘疾病推拿治疗方法有什么?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是因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喘、咳嗽和咯痰等症状 。本病有明显的可逆性,在发作期间或治疗后,上述症状可完全消失 。
典型病例多见于4~5岁以上的小儿,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均为过敏性体质,小儿期起病者约1/2有婴儿湿疹史,或常有家族过敏史(约50%),并有遗传倾向 。
哮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气候骤变时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是哮喘的重要致病诱因 。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后,发为哮喘 。”“哮”以声响言(是指哮鸣声),“喘”以气息言(是指急促呼吸貌),临床上有哮必有喘,二者密切难分,所以一般通称为哮喘 。
【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咳嗽、胸闷或鼻痒连续喷嚏等 。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喘息 。急性发作时患儿有气急、哮喘、咳嗽及多疾 。由于呼吸时支气管腔有生理性缩小,所以呼吸困难尤为明显,有“呼气性气急”之称 。患者多被迫采取坐位,两手前撑,两肩耸起,张口抬肩,额部冷汗、痛苦异常 。体检可见:胸部多较饱满,呈过度清音,两肺布满哮鸣音;严重者,可有唇、指紫绀 。
每次发作历时数小时或甚至数日(持续发作)才逐渐缓解 。
按中医辨证一般可分为寒喘、热喘和虚喘三种 。
1.寒喘,患儿咳喘,喉间痰鸣,痰色清稀多泡沫,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清 。
2.热喘,患儿咳喘,气粗息涌,痰鸣声响,痰稠色黄,面红身热,胸胁胀满,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浮数或弦滑 。
3.虚喘,动则气促喘息,面青唇紫,头汗涔涔,端坐喘息,四肢不温,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纳食不香,大便澄青,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首先有哮喘症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胸部X线透视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强,横隔降低,反复发作者其纹理增粗和出现肺气肿 。
2.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咳出粉红色血沫痰,两肺底部有湿罗音,并且有心脏病的其他征象 。
(2)慢性支气管炎:
病程一般较长,气急常逐步缓慢加重,有典型肺气肿体征 。支气管解痉药应用有明显效果 。
【治疗】
1.治疗原则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
2.常用穴位 肺经、内八卦、板门、膻中、定喘、肺俞、胁肋等 。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摩法、搓法、拿法、擦法等 。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面对患儿先作头部常例手法,推攒竹(开天门)30次,推坎宫(分头部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 。继而分别按揉膻中、乳旁、乳根穴,每穴1~2分钟 。起宽胸宣肺之功效 。再治疗手部穴位,补脾经500次,运内八卦400次,掐四横纹,每横纹3~5次,揉板门500次,特别是揉板门结合搓、擦胁肋100次能降气平喘 。
在患儿背面,以中指定大椎,食、环两指分别置于左右定喘穴(大椎旁0.5寸,属经外奇穴),用三指揉,各100次,双指揉肺俞100次,分推肩胛骨100次;左右向擦肺俞穴,以热为度,拿肩井3~5次结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