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与护理方法


手足口病的症状与护理方法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给很多的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困扰,提前知道和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可以尽快的做好治疗性工作,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但是在治疗期间还应该注意一些护理方面的工作,这对于该病的治疗帮助性也是非常大的 。那么,手足口病的症状与护理有哪些呢?具体的有关介绍如下:
【手足口病的症状与护理方法】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犯儿童,以3岁以下幼儿发病率最高,约占患者的90%以上,成年人极少患该病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夏秋季高发,6月份至10月份尤其7月份为高峰期 。幼儿园、托儿所是主要流行场所 。因此,幼儿园、托儿所老师和年轻的家长,在此期间内应注意预防 。
临床表现
潜伏期2天至5天,多数患儿可突然咽痛、发热,体温多为37.5℃至38.5℃,很少超过39℃,持续2天至3天,类似感冒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很快在口腔颊黏膜、齿龈、舌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破溃形成小溃疡,状如口疮,有明显灼痛 。
1天至2天后,手足远端出现芝麻或米粒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圆形小水疱,数量达数个或数十个,呈离心性分布,不疼,不痒或有轻度痒感,皮损分布在手掌、足底、臀部、腋下等处,3天至5天后,液体吸收萎缩,干燥脱皮 。
患儿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良性病,只要注意休息,对症治疗、护理,一般都能很快恢复健康,不留后遗症 。病程约一周,最长10天 。因为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并且该病病发过程中,很容易感染到其他病毒和细菌,所以极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因此,家长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直至痊愈 。
发病隔离
据介绍,手足口病一般以手、物品和水源为媒介经口进行传染,或以飞沫形式通过空气传播 。患者的咽部分泌物、唾液及粪便含有病毒 。因此,该病一经发现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2周 。隔离期要对患儿口、咽腔排出物及粪便进行严格消毒,可能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及便器也应消毒 。如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至 20分钟,煮沸时间从水沸腾时算起,日常用品可用含有效氯(如漂白粉)300ml/L或0.1%过氧乙酸液擦拭或浸泡 。
手足口病患者应该注意了解手足口病的影响和出现的原因,手足口病的护理事项手足口病患者生活中应该了解,手足口病患者有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都不能安心,手足口病患者要积极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