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家长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二 )


2、不要以成人的思维约束宝宝 。由于宝宝的认知有限 , 因此常常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或者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 。当宝宝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 , 就会坚持不懈地打破沙锅问到底 。面对宝宝的好奇心 , 妈咪一定要认真对待 , 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宝宝的想像力 。比如 , 宝宝揪小草了 , 妈咪提醒宝宝不要揪小草 , 宝宝指着自己小手上的绿色很认真地说:“这样小草会哭的 。
”妈咪可以说:“那就让小草会哭吧” 。妈咪没必要一定要告诉宝宝小草不会哭 。
3、创设满足宝宝好奇心的环境 。对宝宝来说 , 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 , 到处蕴涵着丰富的可供探索的资源 。家里的客厅、厨房、阳台 , 户外的公园、马路、随便哪个小犄角旮旯 , 都能成为引发宝宝好奇心、诱导宝宝提出问题的学习场所 。妈咪要做的首先是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 并根据宝宝的兴趣适时适度地提供材料和实践机会 , 鼓励他们动手体验 。
聪明的妈咪会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寻找他们需要的答案 , 并进一步引导宝宝深入探究事物的奥秘 。
4、在游戏中正确诱导宝宝的好奇心 。比如 , 宝宝到了2-3岁时特别喜欢敲敲打打 , 妈咪可以提供几根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棍棒(圆头的、小而短的 , 木制的、橡胶制的等) , 让他们尝试敲打不同质地的物品 ,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蒙上宝宝的眼睛妈咪来敲打敲打 , 让宝宝辨别妈咪敲打了什么 。这样就可以引导宝宝探究不同质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 , 产生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同一质地的棒子敲打在不同物品上 , 产生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同等 。
这样 , 会引导宝宝在好奇的基础上探索更多事物的奥秘 。
5、做个和宝宝一样好奇的妈咪 。如果妈咪对周围事物显得十分冷淡 , 甚至对宝宝的好奇心不以为然 , 那么宝宝的好奇天性就会在无形中受到压制 。因此 , 妈咪也要在宝宝面前做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 , 引导宝宝去发现问题 , 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比如 , 带宝宝外出的时候 , 妈咪可以在野外寻找一些比较奇特的花草树木 , 比较小鸟、小昆虫的叫声;发现不同种类或者同一种类植物、动物甚至石头、泥土之间的细微区别等 。
6、鼓励宝宝有更多非常规的玩法 。如果宝宝的好奇心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面上 , 那么宝宝的好奇也仅仅是好奇而已 。好奇是创造力的源泉 , 但是仅仅停留在好奇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好奇的人很多 , 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却并不多的原因 。比如 , 宝宝不按常规的方式游戏 , 妈咪不要迫不及待地干涉宝宝 , 试图将宝宝拽回所谓正确的轨道 。
正是通过这种非常规的玩法 , 宝宝才能让他的好奇心得到最好的发挥 。比如 , 宝宝在搭积木 , 说他想搭个房子 , 但在好不容易把房子搭起来后可能会随即把刚刚搭建成功的房子推倒 。宝宝这么做可能是想要了解推倒房子会出现一些什么后果:房子倒塌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响声?房子倒塌时积木块可能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散落?房子倒塌后还能不能恢复它原来的模样……这时候 , 妈咪千万不能懊恼地呵斥宝宝:“看看你 , 好不容易把房子搭好 , 我可再不陪你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