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这类银行“换将”!监管收紧、行业分化、经营承压 国内民营银行行长更换频繁( 二 )


金城银行也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 , 2021年是该行全面转型、打造数字科技特色普惠银行的开局之年 。在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中 , 该行一改此前“打造基于供应链的互联网化的公司银行”、“聚焦汽车金融、旅游、医疗等八大细分行业”等定位 , 将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作为重点目标客群 , 强调将“依托股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领域优势 , 加快实现向互联网银行模式转型” 。
频繁“换帅”背后:经营压力较大
“铁打的民营银行 , 流水的行长” , 这句戏言在业内流传已久 。
自2015年首家民营银行开业以来 , 频繁“换帅”的问题就一直存在 。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截至目前已有19家民营银行开业 , 其中多达15家银行开业后出现董事长或行长人选变动 。
以辽宁振兴银行为例 , 该行新任行长王峰的任职资格刚刚获批 。据了解 , 王峰已是该行开业三年多以来的第三任行长 , 该行前两任行长均在任职短短一年后提出离职 。
另一家同样是开业三年更换三任行长的民营银行是中关村银行 。2017年10月 , 中关村银行公告显示 , 首任行长王萌因个人原因辞去执行董事和行长职务 , 在任时间仅3个多月 。第二任行长肖瑞彦自2019年4月到任 , 短短9个月便提出辞职 。现任行长杨新军任职资格已于去年9月获批 , 此前担任中关村银行副行长 。
任职不难一年即“闪退”的民营银行行长并不少见 , 例如微众银行原行长曹彤加入该行仅10个月 , 吉林亿联银行原行长戴兵履任也不足11个月 。
渤海银行上海分行风控人士李悦告诉券商中国采访人员 , 民营银行高管层的高流动性基本已成为行业常态 , 多是因为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水土不服”而自行提出辞职 。
【又见这类银行“换将”!监管收紧、行业分化、经营承压 国内民营银行行长更换频繁】“民营银行成立初始阶段 , 高管层多来源于传统银行或监管机构 , 原有企业文化及工作风格不一定与当时民营初创企业的需求契合 , 加之民营银行行领导多来源于多家银行 , 从国有 , 股份制 , 城商行到农商行 , 不同文化间交流会有一定摩擦 。”他解释称 。
此外 , 民营银行股东多来自实体行业 , 与传统银行存在明显差异 , 这也导致在传统银行鲜少出现的高管频繁辞职现象 , 在民营银行里成为常态 。“民营股东更偏重并急于见到投资回报 , 而银行业的回报期要晚于实体行业 , 而经济大势偏紧的情况下 , 更是如此 。”李悦表示 。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也指出 , 民营资本具有很高的逐利性 , 股东对银行绩效要求比较高 , 民营银行行长等高管承担较大的压力 , 一旦绩效无法达到股东要求 , 就可能导致被动更换 。
分化加剧:多家民营银行2020年业绩下滑
频繁“换帅”引发的另一个担忧是对银行业绩可持续性的影响 。李广子指出 , 频繁的行长变更对于银行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 不利于经营战略执行的连续性 , 特别是涉及到银行长远发展的一些战略性转型任务 。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梳理2020年民营银行业绩数据发现 , 受到疫情冲击、监管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 , 行业内部分化加剧 , 头部银行优势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