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哈哈小人》教案


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哈哈小人》教案

文章插图
大班美术活动《哈哈小人》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观察图片,能用勾线笔画出观察到的小人,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哈哈小人》教案吧 。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孩子喜欢照哈哈镜,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幼儿嬉笑不已 。该活动以照哈哈镜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画哈哈小人为切入点,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小人变形夸张的原因,使幼儿在画画中由无意识绘画变成有意想象和创造,同时让幼儿在画哈哈小人过程中,感受到小人形体变化的乐趣 。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用勾线笔画出观察到的小人 。
2、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
3、体验其中的乐趣 。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
活动准备:
长方形桌子4张、小筐若干、小型吸铁石若干、记号笔16只、黑板一块、浅红或浅绿色A4纸若干张 。
活动过程:
一、 观察“小人”,尝试画出一模一样的小人
1、 观察范例 :出示“哈哈小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模仿画出相同的小人
师:仔细看一下这个小人,看清楚这个小人的模样、大小 。
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并交流
要求:
找一张白色的纸竖起来,画得一模一样;顶天立地
【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哈哈小人》教案】比较作品与范例的差异 。
二、 探索“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
1、 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画顶天立地的教育目的是让幼儿不要把小人画的太小,以免达不到实施效果)
2、 幼儿绘画,观察幼儿选择绘画的位置;
3、 引导幼儿观察打开后折纸上小人的变化;
4、 探究小人变化的原因,想一想出现不同变化位置的原因 。
提出质疑:
为什么小人断开了?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小人没断开?
5、 小结研究后的结果 。
6、 小人连线,探究变化 。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观察彼此把画面的哪里进行了变化 。
引发思考 :想象折纸方向、数量的变化以及折痕与小人形象的关系 。
A 如果我把这张纸横过来呢?如果我把这张纸斜过来呢?如果我把这张纸再折一次呢?
B 回去再试一试 。
活动延伸:
装扮小人:添画哈哈小人,让小人更漂亮 。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哈哈小人》是通过让幼儿画小人来体验小人身体各部分能够延伸变长的现象,并且通过三次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发现使小人身体各部分能够延伸变长的秘密,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 。虽然画的小人很简单,但是简单之中蕴含了一种比较复杂的规律,这是一次探索性很强的活动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 。
能够提升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的能力,有许多幼儿都能够延伸小人的头、手臂、身体等 。如果,能够在讲评时,能在投影仪上示范幼儿小人变长的过程,那效果会更佳 。
活动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儿喜欢画画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探究过程,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 。通过这个活动,也让我喜欢上了美术活动,以往一直以为美术活动很难在公开教学中出彩,其实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现场的热闹和丰富,更多的是看它的有效性 。通过这个活动,我也开始思考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