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校长


有这样一位校长

文章插图
他矮 , 胖胖的 。
他所在的中学 ,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 , 是一所初级中学 , 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 。学校教学质量高 , 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 , 因此周围地区的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 。人数最多的班 , 有80多名学生 , 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
地震来临时 , 他正在绵阳办事 。大地震动 , 他站不稳 , 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搀扶着 。
手机打不通 , 电话断了 , 第一波震荡过去后 , 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
他开得飞快 , 路上一句话也不说 。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 , 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
20世纪80年代 , 建设那栋楼时 , 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 , 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 。到后来 , 没有人敢验收这栋楼 。
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 , 老师和学生都不愿意搬进去 。谁都知道 , 没有人敢验收的楼 , 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 。
当时 , 他还是普通教师 , 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 , 别人不敢搬 , 他只好带头搬进去 。
搬进新楼时 , 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 。灯泡各式各样 , 参差不齐 。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 , 除了底灰 , 什么都没有 。
后来 , 他当领导了 , 下决心要维修这栋楼 。
1997年 , 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厕所楼拆除了 。因为他发现 , 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 , 污水锈蚀了钢筋 。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 , 所以要求施工队在一楼的安全处重新搭建了厕所 。这样 , 虽然在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 , 但是孩子们安全 。
1998年 , 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 , 而是水泥纸袋 。他非常生气 , 找了正规建筑公司 , 重新在楼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
1999年 , 他又花钱 , 将已经不太新的楼里那些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 , 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 。接着 , 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 , 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 , 按正规要求 , 重新灌水泥 , 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 , 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 。他动手测量 , 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
这栋实验教学楼 , 建造时才花了17万元 , 后来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
学校没有钱 , 他就一点点向教育局要 。他修楼的钱就是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化缘”而来的 。
教学楼时刻要用 , 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 , 利用寒暑假和周末 , 蚂蚁啃骨头般 , 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 。
对新建的楼 , 他的要求更严 。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 , 只贴一下不行 , 他不放心 , 怕掉下来砸到学生 , 于是让施工者在每块大理石板上都打四个孔 , 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 , 再粘好 。
因此 , 即使是像此次大地震带来的剧烈震动 , 教学楼里的大理石面也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知道 , 教学楼不建结实 , 早晚会出事 , 出了事 , 没法向学生家长交代 。他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 , 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 , 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没有组织好疏散 , 发生学生踩踏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