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 二 )


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知所感、乃至人的一切美德(甚或缺德)都只能是通过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而体现出来 。
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同他人的交往和联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品尝幸福,感受快乐 。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过程,但是总有领悟不透的真理,总有一些有意或无意的烦心事闯到心里来 。总之,人生如梦,人生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有人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想一下也是,因为每个人的素质不同、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受社会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在你看不惯别人的同时,是否别人也看不惯你呢?古德云:“常思见己过,莫谈他人非” 。-

人要学会静心,要知道人生最美的境界是在静心中达成的,人生最大的困惑就是在静心中解决的 。所以佛教提倡静坐,最为主要的是在静坐中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有了智慧一切事情都明白 。但是为人处事中要学会防小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人是难免的,小人不防就会酿成大祸,俗话说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因为人心隔肚皮 。
世间什么东西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所以说“江湖险,人心更险” 。
“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
一个人的心含毒,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 。因此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只要生活中有忧患意识,处处谨慎,处处小心,你就会活的安乐自在 。所以要开心的去面对每一个人,同时也要学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不要总想人家的缺点和毛病,俗话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孔子说: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我们要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做人要有包容心,才会有同情心和爱心 。

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是一种宽容、安详的心态 。人能够活得无忧无愁,没有烦恼,心无挂碍,你就会感悟到世间上最美丽的表情就是开心微笑,因此人要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但愿众生能够“开开心心过一生,自自在在活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