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表现是什么

生活当中手足口病十分多见了,侵害到了很多的孩子,让他们的皮肤有很大的变化,并且有瘙痒的症状出现,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我们需要将手足口病了解清楚,特别是该病的症状表现,来看看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
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
3.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
4.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
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小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若此病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童隔离,将玩具用消毒液消毒;健康儿童可以口服板蓝根冲剂以预防 。
手足口病的常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 。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肘、膝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疾病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极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传播 。
一旦感染,无论是否发病,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但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较多分型,因此,小儿可多次感染手足口病 。
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眼还有一些小水泡 。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 。检查口腔时,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出现丘疹或疱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有的患儿肛门周围也会出现类似皮疹样的疹子 。
它和水痘不同 。水痘皮疹以躯干为主 。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现在肢端,家长还是可以判断的 。
【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表现是什么】朋友们看完了上述的相关知识之后,应当了解到了手足口病发病后的症状表现是什么了,手足口病侵害到了很多的孩子,我们应当把该病的症状表现了解透彻,而且在孩子的发育阶段多去观察他们的皮肤变化,出现异常要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