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性瘙痒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妊娠性瘙痒是什么?妊娠性瘙痒症(pruritusgestationis)是一种发生于妊娠妇女的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属于瘙痒症的范畴 。首次妊娠孕妇发病率为0.06%~0.43%,患者再次妊娠时发病率47% 。85%患者是由于雌激素增多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导致 。本病常发生于妊娠末期,但也可于妊娠早期发生 。那么妊娠性瘙痒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妊娠性瘙痒的治疗方法
治疗:
1 。预防
①嘱患者内衣要宽松,忌化纤、羽毛、皮毛制品;减少刺激,不要洗澡过于频繁,水温不宜过热,不要搔抓,不能用强碱性肥皂外洗;②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告诫患者忌辛辣饮食及控制鱼、虾、蟹、海鲜等的摄入;③补充水分,妊娠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每日的饮水量保持在1 000~2 000 ml;④指导孕妇生活规律化、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个人卫生;⑤多做按摩,增强皮肤弹性 。
2 。治疗
本病尚无有效疗法,妊娠期间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可外用止痒剂;妊娠后期病情严重时,可短期口服钙剂、抗组胺剂,以缓解症状;可短期口服利胆药及皮质类同醇激素,以解除胆汁的淤积 。其中地塞米松因能通过胎盘减少胎儿肾上腺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分泌,降低雌激素的产生而减轻胆汁淤积,并能促进胎儿肺成熟,从而降低高胆酸血症所致的死胎,曾一度认为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若无效可改用离子交换树脂考来烯胺,但停药后易再发生瘙痒 。
近来有报道,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良好 。熊去氧胆酸在临床上是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肝纤维化的药物 。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机制主要为,保护胆管细胞免受疏水性胆酸的细胞毒损伤,刺激肝胆汁分泌,防止胆酸引起肝细胞死亡 。因此,熊去氧胆酸能降低血胆酸水平,从而能缓解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皮肤瘙痒、黄疸、早产及死胎等 。虽然熊去氧胆酸用于该病时停药后有复发的可能,但是病程平均也只有几周,因此并不影响其推广 。
【妊娠性瘙痒应该如何进行治疗】Jenkins等研究认为,熊去氧胆酸可作为ICP治疗的一线药物 。国内黎清婵研究发现,熊去氧胆酸的临床疗效与地塞米松相当,因此认为熊去氧胆酸用于治疗妊娠瘙痒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中药治疗本病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有学者认为,中药外洗治疗妊娠瘙痒症较系统性治疗如口服抗组胺药、考来烯胺片,静注纳洛酮及外用皮质激素制剂,不良反应小、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