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之浙江乌镇

乌镇是国家AAAAA级景区 。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曾名乌墩和青墩 。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素有“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之称 。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

中国传统民居之浙江乌镇

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民居之浙江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桐乡市境内 。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 。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 。形成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式格局 。镇上民居多依水而建 。现存有大量明清建筑 。尤其是位于西栅老街的古建筑群 。保存相当完好 。位子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读书的地方 。现已辟为茅盾纪念馆 。镇中景点主要有茅盾故居、昭明太子读书处、乌将军庙、汇源当铺、修真观戏台、林家铺子等 。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 。是古镇上典型的建筑 。
【中国传统民居之浙江乌镇】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 。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 。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 。处于新石器时代 。可见 。六千多年前 。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
秦时 。乌镇属会稽郡 。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 。西为乌墩 。属乌程县 。东为青墩 。属由拳县 。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至于青墩之“青”的来由 。王雨舟在《二溪编》中指“恐与乌接壤故以青为别 。”
唐时 。乌镇隶属苏州府 。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朱洪撰并书 。吴晔篆额)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 。此前无据 。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 。当时 。镇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 。
元丰初年(1078) 。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 。后为避光宗讳 。改称乌镇、青镇 。(南宋宋光宗登基 。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 。“惇” 。念“敦” 。于是天下念“惇”的字全不能用 。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 。)1950年5月 。乌、青两镇合并 。称乌镇 。属桐乡县 。隶嘉兴 。直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