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着了却一放就醒?试试国际睡眠顾问推荐的9步法!( 二 )


宝宝睡着了却一放就醒?试试国际睡眠顾问推荐的9步法!

文章插图
很多孕妈妈可能都听人讲过“带宝宝没有什么难的,只要让宝宝吃好睡好就行了”,可是,如果宝宝的睡眠能力没有发展起来,基本上宝宝很难会睡的安稳,这意味着妈妈也很难休息好 。
当妈妈迫切地问我“怎么办”的时候,我会先告诉她这个快速有效的九步法 。但这个方法就只能治标,解一时之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宝宝一放就醒的问题,必须得知道导致宝宝落地醒的原因 。
所以,当你意识到要问“为什么”的时候,恭喜你,你离“一放就醒”的真相又进一步了:
同样的月龄,别人家的宝宝哪里都能睡,为何你家宝宝一放就醒?
为什么你的宝宝一放就醒?为什么你的宝宝一放就醒?可能是这四大原因 。
宝宝一放就醒的四大原因和改善建议,我和纽诺育儿教研组的曾捷老师在2015年就已经原创文章分析过,今天在这里简要提及一下,想要看详细文章的,可以在文末的拓展阅读里看到 。也可以在公众号“婴幼儿发展王荣辉”的后台回复“一放就醒”查看全文 。
宝宝的内耳前庭发育滞后
原因分析:当你把宝宝放到床上时,由于体位的改变,会让宝宝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就像我们成人有时梦见自己掉到坑里的感觉一样――宝宝的平衡系统立刻拉响警报,使宝宝立马惊醒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平衡 。
改善建议:科学严谨的内耳前庭活动会减缓宝宝在放下时的坠落感,这是解决落地醒的根本 。使用上述的九步法,就可以改善由于内耳前庭原因导致的一放就醒 。
原始反射还没有消退/抑制
原因分析:你可能不小心刺激到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一放就醒 。如果你是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颈一手托着腰臀位置把宝宝放到床上,那么,宝宝的脊柱很容易受到你的手的刺激,激发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宝宝醒来扭动身体或大哭 。
改善建议:无论是在文章里,还是在睡眠课程里(在微课堂,或是在线课程《宝宝安睡技巧》),我一直在推荐婴儿应该在床上入睡,这样就避免了放下时刺激他们的原始反射进而干扰睡眠 。
宝宝睡着了却一放就醒?试试国际睡眠顾问推荐的9步法!

文章插图
身体紧张,换个睡姿就醒了
原因分析:宝宝的身体紧张 。刚出生的宝宝总是蜷缩起他们的小胳膊小腿,睡着时身体好像总不能平稳的躺在床上,这些都是宝宝身体紧张的表现 。睡在妈妈的怀抱里,跟睡在小床上,宝宝的睡姿发生调整,身体紧张的宝宝就会惊醒过来 。
改善建议:上过我的《睡眠与运动》工作坊的妈妈们都知道,运动对宝宝的睡眠质量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出生开始,每天给宝宝进行充足的按摩、做肢体操和各类运动,帮助宝宝放松身体、控制身体的能力,便于他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调整睡觉时的姿势 。你想要了解婴幼儿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吗?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目录里,可以阅读运动系列的文章 。
触觉和空间感影响宝宝睡眠
原因分析: 当我们把宝宝放下或离开宝宝时,触觉较敏感的宝宝能迅速的感觉到妈妈的体温不在了,原本让我感觉安全的空间一下子变的无限大,“无限大的空间”让宝宝感到恐惧 。这些细小的改变都足以让宝宝马上惊醒,去找回那个温暖而安全的感觉才能重新入睡 。
改善建议:宝宝出生的前三个月,如果他们的触觉和空间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这种对类子宫环境的依恋会很快改变,会很快适应自己的小床 。抚触、按摩、丰富的触觉体验可以帮助宝宝们迅速有效的发展触觉 。户外活动和专业的前庭活动则可以提升宝宝的空间适应能力 。如果你家宝宝是这样的表现,妈妈可以在我公众号的后台目录中多留意“感官发展”中的触觉发展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