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舌系带过短越早手术越好? 或致合并感染

最近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医院要求“剪舌筋” 。到底“剪舌筋”是怎么一会事儿呢?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
舌筋,是舌系带的俗称 。舌系带即孩子张开口翘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的一薄条状组织,它是舌下区黏膜在中线形成的连接舌下与齿槽的一条黏膜系带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 。在舌的发育过程中,系带会逐渐向舌根部退缩,所以婴幼儿并非一出生就能舌头伸转自如,而是从短小到刚能够吸吮开始,之后由于喝奶、言语需求所迫开始发音等,经过长达数年的一系列相关的漫长活动与练习,这才使得孩子的舌尖逐渐远离系带,从而走向正常 。
舌系带短,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舌底下正中处的舌系带过短,使舌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舌头因而不能伸长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触上唇;舌前伸时,因舌系带短拉着舌头,使舌头的背面有小的凹陷,舌尖部则呈"V"型或"W"型 。严重者影响吸吮,影响语音清晰度和学语 。人们俗称为“大舌头”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
【孩子舌系带过短越早手术越好? 或致合并感染】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舌系带过短的诊断与评估:
不知从何时开始,舌系带过短这个概念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开了,以致很多孩子刚学会说话,只要有说话不清楚现象,父母们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是舌系带的问题 。其实只有很少数发育不正常的儿童才会出现舌系带过短 。
如果舌系带一头附着在舌尖,另一头附着口腔底的前侧,这样就限制住舌头的运动,向外不能伸出口外,向上又舔不到上腭,这时才可以判断为舌系带过短 。
一般来说,最好观察到2岁以后,这时候舌尖开始逐渐远离系带,如果确因系带过短影响舌前伸,甚至妨碍语言清晰,可以进行诊断并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
舌系带过短的危害包括:在婴儿时期吸奶时,由于舌系带过短,会经常受到两个下门牙的磨擦发生溃疡 。舌系带过短还限制了舌头在口腔内的活动,影响吐字和发音,尤其对卷舌音、腭音及舌音影响较大,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l/、/r/及/ch/等发音困难 。由于舌运动受限制,对咀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我们再来看看舌系带过短的正确处理方法 。
舌系带过短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舌系带过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误区:
1、婴儿舌系带短不正常
有的家长发现婴儿舌系带比较短,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舌头的活动不灵活,就认为不正常 。其实,婴儿的舌系带正处在发育阶段 。在新生儿期,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 。在舌的发育过程中,舌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正常儿童2岁以后舌尖才逐渐远离舌系带 。所以,婴儿时期舌系带多成紧张状态,可出现舌系带“过短”的情况,这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不应认为不正常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带的附着会逐渐向口底下移,逐渐变得单薄而松弛,舌的活动度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舌系带就不短了 。
2、孩子发音不准就是舌系带过短所致
有些家长把孩子发音不准归结为舌系带过短,只要孩子稍有说话不清的表现,就带孩子到医院要求割舌系带 。发音不准、吐字不正固然与舌系带过短有关,但这不是发音不准的唯一原因 。舌系带过短,一般仅影响孩子对某些字的发音不准确,对整个发音不起主要作用 。造成发音不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短等;二是后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时候因神经系统疾病致使发声器官运动不协调、因听力受损等情况造成听不准音而无法正确模仿、大脑发育障碍等都可以引起发音不准 。此外,3岁以前的孩子词汇量逐渐增多,他们很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故也常常有发音不准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