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琳:警惕!别让剖宫产成为分娩习惯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增高,或许“我们是从妈妈的肚子上生出来的”这样的误区将成为将来孩子的常识,这也许是所有妇产专家和围产专家的不愿看到的一幕,也可能成为我们的悲哀 。4月1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副主任余琳在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医师分会与香港中文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举办的国内首届降低剖宫产率专题技术强化培训班上,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一再强调剖宫产率增高跟人们的认识误区有关,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提高孕产妇的认识很重要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副主任 余琳副主任医师
剖宫产率增高与孕产妇认识有关
据调查显示,中国剖宫产率近50%,居世界第一位,广医三院是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每年有许多重症孕妇,剖宫产率保持在40%,没有达到中国的平均水平,但是这样的数字仍然令人担忧 。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与医疗技术、医生、孕产妇都有关系 。作为产科医生,为产妇剖宫产是不可避免,但是经手那么多剖宫产手术,余琳医生有时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当产妇的条件符合自然分娩,医生也解释了一堆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的危害时,有些产妇依然坚持剖宫产,“我妈妈是剖宫产,我也是剖宫产,我们不是都好好的 。”面对此景余琳医师很无奈 。
剖宫产率增高根源是政策?
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剖宫产率仅在5%左右,80年代以后快速上升至30%-40%,90年代几乎达到40%-60%,这一变化与“计划生育”有关系吗?余琳医师认为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与政策变化不无关系 。实施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好,所以每对夫妻都很重视自己唯一的宝宝,就怕出一丝差错 。剖宫产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难产的风险,所以成为很多产妇的首选 。
“一胎剖宫产,永远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所以降低剖宫产率的第一步是降低第一胎剖宫产率 。很多产妇没有去考虑剖宫产产后风险及对生二胎的影响,是因为没有机会再生二胎 。而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一批有资格生二胎的妈妈不得不考虑第一胎的分娩方式,这将是促进自然分娩的契机 。那么,降低第一胎剖宫产率可采取哪些措施呢?
降低初次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对策一:最关键的是发挥医院的作用 。各个医院需制订自己的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包括分析剖宫产率的构成比例、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和专业研究 。
对策二:加强沟通及宣教,了解分娩知识 。使孕产妇及其家庭能通过不同途径准确了解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利弊的健康信息 。
对策三:完善产房的助产士接产体系,开展助产技术培训 。
【余琳:警惕!别让剖宫产成为分娩习惯】对策四:提供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同等的医疗保险 。保障难产接生,产程观察等的技术价值 。
一胎剖宫产 二胎可顺产
很多一胎剖宫产,二胎还是选择剖宫产的妈妈是因为害怕出现子宫破裂的现象 。余琳医师解释,出现子宫破裂与之前剖宫产的切口部位、剖宫产的次数有关 。事实上,疤痕宫也可以自然分娩,只是在分娩前会做详细的评估:
1、疤痕宫妈妈在分娩需提前入院做评估 。
2、详细了解第一次剖宫产的情况,包括第一次剖宫产的原因,例如是因为羊水问题还是骨盆问题;第一次剖宫产后身体恢复情况;第一次剖宫产后刀口愈合情况等 。
3、了解两次分娩的间隔时间 。建议两次分娩的时间间隔为2-4年,至少是18个月,这时疤痕恢复的弹性比较好 。但也不提倡间隔时间太久 。若两次分娩时间间隔不足一年,个人认为剖宫产会更安全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