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里哭闹,可能是染上了这种病!

宝宝夜里哭闹除了是由于常遇到的一些因素和疾病导致的,还有可能是被大家常常忽略的一种疾病——蛲虫病导致的 。赶紧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染上这种病!
什么是蛲虫病?
蛲(náo)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极高,常常寄生在宝宝的盲肠、阑尾、直肠以及肛门处,夜间活动频繁,因为宝宝熟睡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蛲虫便会在肛门处产卵,蛲虫的不断活动会引发宝宝肛门瘙痒,进而出现睡不踏实、易惊醒、哭闹、挠屁股的情况 。而女宝感染了蛲虫病,还有出现阴道瘙痒或私处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长期患蛲虫病的宝宝,会有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的表现 。
宝宝是怎么染上蛲虫病的?
(图片来源:babytree)
蛲虫繁衍能力极强,只要有人染上蛲虫,那么虫卵就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角落 。而且,蛲虫在室温下能存活3周之久 。假如宝宝接触到虫卵,就会停留在身上和手上,甚至口腔中 。
一旦虫卵被宝宝吞咽在身体里,那么蛲虫就会在宝宝体内繁殖,接下来会在肛门附近产卵,让宝宝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
蛲虫病该怎么治?

宝宝夜里哭闹,可能是染上了这种病!

文章插图
如果宝宝确实染上了蛲虫,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药 。不过,驱虫药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2岁以下的宝宝不可服用 。
一般来说,只要避免宝宝啃咬不干净的东西,服用药物后蛲虫病会得到治愈 。另外,驱虫药在宝宝空腹且夜间服用效果较好,服药后有的家长会在宝宝粪便中发现排出的虫卵 。
预防蛲虫病不要有这个动作
蛲虫病是经过口腔进入宝宝体内的,所以要禁止宝宝未洗手就吃手或啃指甲 。宝宝啃指甲的行为变成习惯后,那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比如:牙齿咬合不齐、牙龈炎、下颌关节异常以及出现蛲虫或其他寄生虫感染的现象 。
怎么做才能预防蛲虫病?
蛲虫病治愈后,家长要仔细清洗宝宝的内衣和床单,以降低感染的几率;
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虫卵也会遗留在床褥上,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所以宝宝的被褥要及时更换晾晒,同时宝宝要天天换内裤;
将宝宝的指甲剪短,因为蛲虫多在晚上爬到肛门外排卵,肛门只要瘙痒,宝宝就会用手抓,所以剪短指甲对预防蛲虫病有一定作用;
蛲虫也会传染给大人,所以有些医生会建议家庭成员和宝宝一起接受治疗;
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不要给宝宝吃生的蔬菜;
【宝宝夜里哭闹,可能是染上了这种病!】定时消毒宝宝的餐具和玩具,防止宝宝啃咬玩耍时染上蛲虫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