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免疫力,正被你一点一点“摧毁”!

孩子的免疫力是为了抵挡外界入侵的病菌 , 在日常的生活中的 , 有些细小的行为 , 让孩子的免疫力一点一点变弱 , 文章的中的这些行为习惯 , 你有过吗?
【孩子的免疫力,正被你一点一点“摧毁”!】消毒剂正以干净的名义
吃进娃的肚子里
宝宝爱吃手 , 也爱用手抓东西吃 。我们都知道“病从口入” , 为了防止细菌被孩子吃进身体 , 家长将“把好手-口关”贯彻的特别彻底:
1.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家具;
2.用玩具清洁剂擦玩具;
3.给宝宝频繁使用湿纸巾和免洗洗手液
这么做 , 孩子的手上和身边的家具玩具等物品是没有细菌了 , 但消毒剂却被娃吃进了肚子里 。
为啥这么说呢?咱们就以经常用的湿纸巾为例:
湿纸巾基本都带有消毒剂成分 。用湿纸巾给孩子擦完手 , 手上的细菌被消灭了 , 可消毒剂的水分蒸发后 , 消毒剂的固体颗粒还留在孩子手上 。当孩子吃手时 , 消毒剂颗粒溶于唾液内 , 就进入了胃肠道 。
消毒剂会带来哪些危害?
肠道菌群失调:
啥是肠道菌群?
肠道是人体的“健康中心”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 拥有平衡稳定的肠道菌群 , 对健康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
肠道菌群中的细菌 , 大致可分为3种:(好的)有益菌、(坏的)有害菌 , (不好不坏的)中性菌 。
有益菌 , 就是益生菌 。益生菌不仅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还保护着肠道黏膜免受致病菌侵袭 , 抑制致病菌在胃肠内过度繁殖 , 避免疾病发生 , 它和有害菌、中性菌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

孩子的免疫力,正被你一点一点“摧毁”!

文章插图
消毒剂颗粒进入孩子的胃肠后 , 可分不出细菌的好坏 , 一视同仁 , 全面杀灭 , 结果就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
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一点 , 小维举个栗子:
消毒剂就好比一个眼神不好的大侠(叫“大瞎”更合适) , 进入一个黑漆漆的屋子(也就是肠道) , 他根本看不清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 对着屋里一顿突突突嗒嗒嗒……结果不仅除了恶人 , 也误伤了好人 。
增加过敏几率:
消毒剂吃到肚子里 , 就会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 , 使肠道菌群失调 , 肠壁受到破坏 , 缝隙增大 , 使食物颗粒有机会进入血液 , 增加过敏几率 。
孩子的免疫力,正被你一点一点“摧毁”!

文章插图
咱们还是接着用上面的例子打比方:
消毒剂 , 这位 “大瞎” , 虽然眼神不好 , 但他可带着重型武器 , 在消灭细菌的同时 , 把那间黑漆漆的小屋子(也就是肠道)突突突一番折腾 , 搞得窗户不严实了 , 墙壁和屋顶也裂了口子 , 如果外面下大雨 , 屋里也会跟着下小雨 。
另外 , 与成人不同的是 , 孩子的肠道菌群本身正处于建立过程中 , 更要尽可能减少破坏肠道菌群的行为 。
如果一边建立菌群环境 , 一边又在破坏环境 , 肠道菌群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 孩子的身体自然就会出现过敏 。
滥用消毒剂可能会导致孩子过敏 , 症状表现为呕吐、拉肚子、便血、湿疹、皮肤瘙痒红肿等 , 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 , 或者你想了解更多有关于过敏等育儿知识 , 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 , 下载育学园APP 。育学园APP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