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之父诺贝尔( 二 )


"炸裂的罐子发出了巨响,盖子飞了起来,大家都吓了一跳,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 。诺贝尔的调皮很快被父亲知道,父亲严厉地禁止他再玩火药 。
工厂的员工们听说此事,不再让诺贝尔接近火药 。诺贝尔心想:"哼,不给?我就自己制造火药 。"他翻阅化学课本,原来是把硝石、木炭和硫磺混合,难怪火药都是黑乎乎的呢 。诺贝尔的试验成功了,因此他又开始玩烟火了 。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最后难免被父亲发觉而遭到禁止 。但诺贝尔从玩耍中,发现了火药包扎的松紧与爆炸强力成正比的基本原理 。
转眼间诺贝尔长到17岁了 。这时他的两个哥哥已在父亲的工厂里工作 。父亲跟母亲商量,想让诺贝尔也到工厂上班,专门搞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为了让他先打好坚实的基础,父亲先派他去美国,跟那个发明螺旋桨式汽船的瑞典人学习一段时间 。
于是诺贝尔第一次离开父母亲,远涉重洋到了美国 。他投入到了瑞典籍的美国大发明家艾利克逊门下 。艾利克逊对他深表欢迎 。
诺贝尔跟艾利克逊学习了许多有关各种机械的技术,并帮助艾利克逊从事热空气引擎的研究工作 。热空气引擎也就是今天的燃汽轮机,在当时还没有普遍使用 。诺贝尔从这项研究中,得知物体燃烧发热使气体膨胀产生力量的原理,并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 。
可是单独来到遥远的国度的诺贝尔,心中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这使他对文学的兴趣胜过对机械的研究 。每当他想家感到孤寂时,大诗人雪莱的诗便成了他的寄托,写诗也成了他的主要消遣 。
一年过去了 。诺贝尔辞别艾利克逊,离开美国踏上归途 。当他路过巴黎时,他想在此学习化学和物理;另一用意,是想欣赏巴黎美丽的风景以培养他作诗的灵感 。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时已有一定的法语基础,为了使自己的法语更流利,他进了一家法语会话补习班 。在补习班里,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少女 。
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海誓山盟私订了终身,但遗憾的是,他所深爱的少女不久竟因病去世了!这个打击,使诺贝尔无心留恋巴黎 。他在少女的葬礼之后,就离开了这个心碎而难忘的地方,专心致力于将来的理想与事业,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圣彼得堡 。
刚满19岁的诺贝尔回到了阔别两年的亲人身旁 。父母的身体都很硬朗,公司业务也相当景气 。他的大哥担任了公司经理;二哥担任工厂厂长,都成了优秀的技师,且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 。父亲决定把诺贝尔安插在指导发明的单位工作 。
诺贝尔第二天就到工厂上班了 。他每天的工作相当繁重,终于积劳成疾,病倒了 。家里人想让他去南方温暖的乡下静养,可诺贝尔却想去德国 。他希望能趁这个机会学习德语 。尤其他认为德国有最好的化学技术,因此他就来到靠近阿尔卑斯山的温泉地养病 。等身体康复后,他就立刻启程回到了圣彼得堡 。
这时候,俄国和英法联军发生了战争 。诺贝尔家的工厂大量生产水雷,供不应求 。水雷的威力被证实后,有两位化学专家来到工厂访问,他们就是在俄国学术界留下许多功绩的希宁和特拉浦博士 。
父亲把诺贝尔介绍给两位专家 。希宁说:"为了使俄国获胜而早日结束战争,我们想制造威力强大的炸弹,能不能和你们工厂共同研究?"诺贝尔说:"当然可以,不过,这大突然,一点头绪也没有呀 。"特拉浦博士说:"这点你不用急,我这里有强烈的液体爆炸物,但它的威力无法确定,有没有实用价值,还没有把握 。"他说着拿出个装着透明液体的瓶子来 。
诺贝尔一见便说:"啊,销化甘油!"他从书本上得知,这是1847年意大利科学家沙布利诺发明的,今天他是头一次看见 。沙布利诺因试管中的硝化甘油突然爆炸而受伤,从此便停止了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