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之父诺贝尔( 四 )


有一位德国旅客到纽约旅馆投宿,外出时他把一个小盒子存放在服务台 。服务员不知道盒内装的是硝化甘油,随手放在椅子下面 。不久服务员发现小盒子冒黄烟,惊慌之余,他拿起盒子就往马路上丢,转眼工夫,就引起了一场大爆炸 。
附近一带民房的门窗玻璃全被震破,而马路上丢盒子的位置炸成1米的深坑!
这件事立刻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以最醒目的标题、最大的篇幅谴责硝化甘油 。
1866年3月,巴拿马一艘名叫"欧洲号"的轮船离港时,甲板上的硝化甘油突然爆炸,致使17人死亡,船身严重受损 。在旧金山一个仓库中,硝化甘油爆炸又造成14人死亡……
接踵而来的爆炸灾害,致使各国都严格禁止硝化甘油的贮存和制造 。聆听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硝化甘油最早发明人沙布利诺震惊地说:"我怎么会造出这种残害生灵的罪恶物品来?我真后悔呀!"
诺贝尔面临这些打击和不绝于耳的责难,并没有灰心丧气 。他想起那些无辜的被炸死的人们,想起可怜的弟弟艾米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十分安全的硝化甘油炸药来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终于研制出一种用雷管引发的、固体状态的硝化甘油炸药 。
1866年10月,德国克鲁伯地方组织了一个硝化甘油炸药审查委员会,对诺贝尔所制造的炸药在安全性和威力方面做了一定安全审查 。全体委员审查后一致认为:
这是一种成功的产品,在使用和运输方面都可以绝对放心 。
多年来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
第二年年初,德国矿业界人士前来订购大批硝化甘油炸药 。由于采矿的效率提高,而且从未发生意外,矿商们个个眉开眼笑 。接着,法国、英国也来采购,连诺贝尔的祖国瑞典也订购了 。诺贝尔见瑞典已愿意采用,高兴地说:"我总算能够为祖国尽一点心力了 。"
一度被视为可怕的危险物品,现已成为赐福人类的大功臣 。硝化甘油炸药用途之广难以尽述,像隧道工程、开发铁路、挖掘运河、开山辟地、铺路架桥等等,都需要它 。
硝化甘油炸药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快速进步 。诺贝尔的克鲁伯火药工厂在不断地扩展着 。到1874年,硝化甘油炸药的供应量达3120吨 。
不久,德国和法国爆发了战争 。当时德国称为普鲁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 。法国无法抵挡新的硝化甘油炸药的威力,终于向普鲁士投降 。诺贝尔听说被炸死炸伤的士兵令人惨不忍睹,心中的愧疚油然而生,他又忆起了惨死的幼弟艾米尔 。他深深地责备自己说:"硝化甘油炸药竟然给人类带来痛苦,带来不幸!我有罪呀……"他的工厂投资合伙人劝慰他说:"不,您千万不要这么想,炸药本身无罪,是战争带给人类痛苦的 。
1872年9月3日,诺贝尔的父亲与世长辞,终年71岁 。父亲去世后,母亲仍留在斯德哥尔摩老家,过着孤寂而平静的晚年 。诺贝尔的两个哥哥也很有出息,他俩在俄国的巴库发现了油田,开办了一家石油公司,并且发明了用地下管道输送石油 。公司的年产量达20万吨 。
诺贝尔因经营硝化甘油炸药而发了大财,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富豪 。他后来迁居到意大利,一直到去世 。
诺贝尔一生刻苦学习和钻研,他不但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还发明了汽车自动刹车装置、石油连续蒸馏法等,共取得了355件专利 。
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 。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 。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