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典故出处( 二 )


(h2)退避三舍的情节春秋首位霸主齐桓公去世后,中原群龙无首,楚国乘势崛起 。而晋文公刚即位,这正是他实现野心的绝好时机,于是先翦除楚国的羽翼,击败曹国、卫国,迫使两国与楚国断交 。晋文公继而联合秦国,攻打亲楚的郑国,阻止日后楚国的北进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典故出处

文章插图
楚国地处南边,一直被中原视为未开化的蛮族,中原势必会推选一位领袖对抗楚国,因为秦国地处西陲,实力落后,这个领袖只能是晋文公 。中原只有晋国能执群雄牛耳,晋文公一语成谶,终于到了不得不晋楚刀兵相见的时刻!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典故出处

文章插图
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实现他的诺言 。楚军将领成子玉误以为晋国怯战,轻敌冒进,在卫国的城濮中了晋军埋伏,楚军大败,史称“城濮之战”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典故出处

文章插图
此战之后,晋文公汇集天下诸侯,践土为盟,一举成为春秋霸主 。
(h2)从退避三舍分析晋文公退避三舍看起来像是履行诺言,实际上是军事上的引兵之计,一举两得,不得不说晋文公真是厉害!
从当初说下退避三舍那番话可以看出,晋文公眼光相当长远,早已预见晋楚争霸,终有一天要在战场上相见 。
楚王当初或许言外之意是要晋国土地,而晋文公没有许下一草一木的回报,而是许诺战场之上退避三舍,即是一种机智反击,也侧面说明了晋文公是一个非常注重利益的人!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典故出处】www.3maMA.com文②章,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