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外建弃婴接收设施引争议( 二 )


安玉红拨打了110,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定义为弃婴并出具捡儿童证明 。他随即被福利院接收,并送往儿童楼隔离室,由民政福利医院的大夫进行诊治 。经检查,这个男孩刚刚出生3天,患有先天性愚型,无法治愈 。
按照电脑排序,男孩的名字是石同国 。遗憾的是,他只在这里停留了9天就永远离去,只留下这个名字,以及档案里一个红色的小手印 。
第一个弃婴出现了,接着是第二个,一个4个月大的女孩,患有严重脑积水 。仅仅两个多小时后,第三个弃婴又出现,一个脚外翻、手无法伸展的男孩……半个月的时间,安全岛连续接收3名弃婴,这有些出乎韩金红预料 。石同国所带来的短暂震动和悲伤过后,院里的人开始担心另一件事:接下来怎么办,弃婴会不会密密匝匝地到来?
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坚定一些家长抛弃孩子的决心
门卫安玉红很难再有清静的夜晚了 。
一天夜里,他连着捡到3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被子里还掖着从单线练习本上撕下来的小纸片,上面写着:“我是一个年轻的未婚妈妈,实在没有办法了……”
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摁响报警铃,直到值班人员巡逻或是这些孩子哭出声,才被人发现 。慌忙中,还有人把孩子扔到安全岛和后墙之间的缝隙里 。
有几次,安玉红甚至隔着门卫室的窗户看到了扔孩子的人的背影,他们在夜色中顺着墙根一溜小跑 。
有一次他追出门去,可那辆面包车“嗖”地一下就驶远了 。
交警部门还在马路旁边为这个偏僻的小岛设置了醒目的指路牌 。按照福利院统计,婴儿安全岛去年接收24名弃婴,超过往年福利院周围发现的弃婴数量 。有人问韩金红,这样的宣传会不会坚定一些家长抛弃孩子的决心?
“不光是婴儿安全岛,福利院的工作对外宣传不宣传,始终是一个矛盾 。”韩金红解释,“大多数遗弃孩子的父母都是迫不得已,也许现在不得已的因素里又增加了一些放心 。”
几年前,石家庄社会福利院曾找到过一个弃婴的父母 。他们来自农村,孩子生病需要花3万元,可家里砸锅卖铁只能凑到8000元 。最终,他们决定把孩子扔到福利院门口,因为“在家里是死路一条,扔在这儿至少还有救” 。
“发达国家也避免不了弃婴 。”韩金红说 。“不会说多一个安全岛,不良父母就增加了 。弃婴行为需要社会保障部门和司法机关共同解决 。福利机构没法改变社会贫困,我们能做的就是如果你遗弃了,我们让你的孩子活得有尊严 。”
但这个逻辑并不能让每个人都接受 。“这是怎么个情况?难道是告诉大家:想扔孩子的尽管来扔啦,不用有后顾之忧!”在网上,有人这样说 。
【福利院外建弃婴接收设施引争议】实际上,这个伦理悖论不仅仅出现在中国 。
2009年,韩国一位牧师在教会围墙上安装了一个弃婴接收箱,遭到韩国保健福利部的反对,因为丢婴是犯罪行为,弃婴箱是鼓励人们丢婴儿,必须拆除 。对此,牧师李钟落反驳说,政府在反对设置弃婴收容箱之前,首先应该提供相应的补助来帮助那些父母抚养孩子 。
日本也曾为了这个小小的箱子大动干戈 。
2007年,日本九州一家医院在外墙上设置接收弃婴的保温箱,电视台为此进行了公开辩论 。反对人士大呼,弃婴本来就是违法,“此举将鼓励年轻父母们推卸自己抚养子女的责任,让社会的道德底线沦丧”;支持者则表示,既然弃婴现象依然存在,就应该尽早保护新生儿的安全 。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父母不将孩子遗弃在生命得不到保障的环境下,医院只能沉默地‘纵容’那些‘无罪的罪人’ 。”在介绍这些弃婴接收装置的文章中,北京一位法律工作人员这样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