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外建弃婴接收设施引争议( 三 )


这种事隔几天就有,有时一天还有两三个,看了心里不好受
争论一直在持续,韩金红的心也随之起起落落,直到石同桃的出现 。
石同桃是第21个出现在小岛上的弃婴 。
一个阴冷的清晨,安玉红发现了这个皮肤雪白的女婴 。她安静地躺在保温箱里,纤细而柔软的银发贴在头顶,怀里揣着张红色小纸条,上面写着“2011年1月20日10点出生”,这是家人留下的最后讯息 。那时,她刚满10个月 。
石同桃的出现让韩金红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
2011年6月至11月间,婴儿安全岛接收婴儿21名,但石家庄社会福利院在全市范围内接收的弃婴是75个,低于2010年同期的83个和2009年同期的105个 。
“弃婴总数没有增长,只是集中到一起了 。我门口的多了,这说明孩子的救助质量提高了 。”他这样解释 。
截至今年1月底,婴儿安全岛发现的26名弃婴中,18名最终活了下来 。韩金红说,以往丢在福利院附近的弃婴入院后存活率不足50%,如今这一比率提升了,安全岛里的孩子很少再出现高烧、外伤和肺炎的症状 。
保育员王素芬记得,刚进福利院时,石同桃足足哭了两天,只能用小勺喂奶 。她嗓门大,吃得也多,最喜欢别人拉住她的小手 。每次王素芬这样逗她时,石同桃都会笑起来 。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这样幸运 。
石庆国带着他的“蓝气球”降落在小岛上是除夕下午 。那天,门卫室值班的大姐去办公楼送报纸,5分钟后回来时,就看见安全岛里的保温箱上飘着一只蓝色的“气球” 。
走近一看,原来是氧气包,还有一个裹着小花被子的婴儿躺在保温箱里,正闭着眼睛浅浅地睡着 。
“妈呀,那儿有个孩子 。”她慌慌张张地跑回来报告 。福利院业务科的秦波把这个可怜的男孩抱到小床上时,才发现他缺了一只耳朵,脸上还有块褥疮,连奶水都吃不下去 。保育员只能用水来维持他的生命 。十几天后,他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
“这种事隔几天就有,有时一天还有两三个,看了心里不好受 。最亲的人把他放弃了,咱又救不了他,很无奈 。”秦波低声说 。
这样的现实让许多人难以接受 。
一名曾经亲手把弃婴送到福利院的民警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秦波告诉他,孩子“没有了” 。“怎么就没了呢,怎么就没了呢?”
“谁都接受不了 。可那是个脑瘫孩子,即便在儿童医院治疗也不会康复,何况我们这里呢 。”秦波说 。
在韩金红看来,如果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加强协调,婴儿存活的可能性还会提高 。“现在孩子从入岛到抢救,中间还是有掌控不了的缝隙 。能不能变革一种方式,让孩子被发现后直接送到医院?现在的模式是民政、公安多年来形成,破解这个模式不是一个部门说了算 。”
如今,石同桃已经1岁了 。这个曾经被放弃的小生命正被王素芬抱在怀里,她穿着一件碎花上衣,住在福利院儿童中心的隔离室 。由于畏光,这个白白胖胖的小姑娘总是眯着眼睛,但她很快就感觉到陌生人的存在,“哇”地一声响亮地哭起来 。
不过,安玉红并不知道这个他亲手捡来的女婴后来发生了哪些故事 。这个早就忘记孩子应该从哪儿下手抱的中年男人,在深夜里把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孩子从岛上抱进门卫室 。
可他从不过问之后的事情 。“我不敢去问”,他顿了顿,“你问我接收了多少,确实不少,但我不敢去看孩子 。我亲手接来的……太残忍了,我觉得太残忍了” 。他抬头想了想,没有说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