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巨头集体关店,中国成唯一的希望了吗?

【快餐巨头集体关店,中国成唯一的希望了吗?】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广大跨国快餐巨头来说可谓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着席卷全球的黑天鹅事件,作为线下经济的绝对关键一环,快餐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炸鸡没人买、牛扒没人吃、咖啡更没人喝了,在全面的关店潮下,快餐巨头们能指望中国拯救吗?
一、集体关店的快餐巨头们
根据中国基金报的报道,2020年已经过了一半,可全球肺炎疫情却仍未平息 。受其影响最为严重的餐饮行业已经连亏两个季度,巨头们也纷纷交出史上最差成绩单 。例如7月29日刚刚公布2020年二季度财报的麦当劳,就遭遇了2005年以来最差业绩 。
财报显示,麦当劳上半年实现营收84.76亿美元,同比下滑18.77%;净利润15.91亿美元,同比减少44.09%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37.62亿美元,同比下降29.58%;净利润4.84亿美元,同比下降68.11%,业绩降幅较第一季度进一步增大 。
而早麦当劳一日公布了最新一季度业绩的星巴克也非常不乐观 。星巴克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三财季(3月30日至6月28日),公司实现营收42.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8.12%;净利润亏损6.7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 。与公司在疫情暴发前的预期相比,约损失31亿美元的销售额 。
此外,在亚洲颇受欢迎的日式快餐吉野家也扛不住了 。7月28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吉野家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关闭150家店,其中日本国内将关闭100家,海外关闭50家 。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吉野家在全球共有约3300多家门店,其中海外共有1000多家门店,中国占到其六成以上,此次计划关闭的海外门店中也将涉及到中国市场 。由于紧急状态下日本国内上千家门店停业或缩短营业时间,导致今年3月到5月吉野家已累计亏损40亿日元,全财年预计将亏损90亿日元,然而,吉野家2019财年其盈余也不过才7亿日元,今年预亏损或超去年利润10倍,可见损失惨重 。
不过,最惨亏损王的称号还要当属汉堡王 。据新西兰当地媒体报道,自3月25日新西兰进入封锁后,汉堡王的83家门店就处于暂停营业状态,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西兰汉堡王连锁店就因欠款超过6500万新西兰元(约合2.77亿元人民币)被破产管理公司KordaMentha接管了 。
面对着快餐巨头的集体比惨,快餐巨头的危机到底该怎么看?而中国能否成为拯救全球快餐业的唯一希望呢?

快餐巨头集体关店,中国成唯一的希望了吗?

文章插图
二、快餐巨头们的希望究竟在何方?
其实,看到快餐业巨头们面临的危机,其实很多中国读者都会觉得有些疑惑不解,毕竟我们也经历过全民宅在家的困难时刻,但是当时虽然有部分大餐饮企业过的比较困难,但是大部分的快餐企业过的还行,基本上保证生存不会是什么问题,但是这些快餐巨头却集体哭惨,这是不是有些太言过其实了,这其中到底原因何在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回答快餐巨头为啥那么惨?快餐业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线下经济模式,其本身就是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世界各国为了防控不得不推出居家令的时候,快餐业受到冲击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朋友问了为啥这些快餐店都不会送外卖呢?是不是傻呀?其实,真的不是快餐店不想去送外卖,而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市场实在是差异巨大,中国有几类优势世界其他国家是难以比拟的:
一是中国拥有非常完善的外卖体系,我们不仅有美团、饿了么等大量的外卖平台,并且在中国巨大人口红利的帮助下,我们构建起了一支全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骑手队伍,根据美团发布的《2019年外卖骑手就业扶贫报告》中显示,2019年在美团平台就业的外卖骑手,共有398.7万人 。送外卖的人数中,年轻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卖配送员的数量已经达到700万,正是如此庞大的外卖骑手大军给中国搭建起了能够在防控期间确保外卖安全的坚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