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自闭儿童


如何治疗自闭儿童

文章插图
现在尽管自闭症正在渐渐地被视作一种症侯群来考虑,可是对于自闭症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 。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来看看吧 。
在全国各地的治疗机关展开各种研究和治疗中,尽管自闭症正在渐渐地被视作一种症侯群来考虑,但对自闭症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 。也就是说,在昭和27年日本出现第一例自闭症报道后至今大约30年间,一直还处在对自闭症的探索研究阶段 。在昭和54年,终于由厚生省身心障碍研究班(由国产小儿医院院长尾村伟久做班长)制定出了相关的诊断标准 。
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人对自闭症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但精神神经科医生和心理学者们都单独地进行着诊断和治疗 。针对这种各自为政的诊断状况,为了使自闭症的医疗、教育、福祉工作的进展有一个相同的尺度,昭和53年由全国的国立、公立的18家医院的20名主管医生组成了研究班,做出了总结性的研究报告 。其中做出了“自闭症是指具有机能性的、器质性的障碍的各种症候群”的定义,并不是简单的心理疾病,对自闭症的一些症状进行了说明,指出“对一部分孩子在一定时期适用的处置方法并不是治疗自闭症的全部方法” 。
诊断标淮的题目为《发育过程中自闭症的临床素描——自闭症诊断指南》,书中对自闭症诊断时通常会遇到的4个症状进行了描述:
1、在出生后30个月内没有表现症状;2、社会发育障碍;3、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4、做相同方式的游戏、异常沉浸于一件事物或是对变化的抗拒等表现出一种对相同事物的固执情绪 。
【如何治疗自闭儿童】此外,自闭症的病症呈不固定状态,认为随着年龄、认知、思考、情绪、社会适应的发育情况,症状会不断出现变化 。这些方面的发育障碍中有发育迟滞的、停止发育的、发育退步的、发育极缓慢的,自闭症的症状也因此而有变化 。在这份诊断指南中,对婴儿期(1-2.5岁)时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在自闭症状多样化阶段(5-6岁)时,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上的特征,从语言、人际关系、游戏与兴趣、知觉、模仿与运动、状况识别等各方面列举了很多具体的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