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有哪些临床症状?】哺乳期乳腺炎是每位新妈妈都不想遇到的事 。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为2.9%~4.8%,因喂养方式不同发病率有较大差异 。绝大多数病人是产后哺乳妇女,以初产妇多见,约占 90% 。往往发生在产后第3或第4周,因此亦称产后乳腺炎 。其中,约有10%的急性乳腺炎发展为乳腺脓肿 。如果产妇发生1次乳腺炎,再次产后发生乳腺炎的机会增加3倍 。
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症状
1、淤积性乳腺炎
发生于产褥初期(常在产后1周左右) 。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易致乳汁淤积,未按时排空所致 。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并有中等度体温升高(38.5℃左右) 。检查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 。但如不及时处理,或乳头较小,被新生儿用力吮破,滞留乳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 。因此,须将多余乳汁排空,并注意乳头清洁 。
2、化脓性乳腺炎
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所致 。如前所述,产后乳汁淤积,如不及时排空,易致感染 。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
(1)炎症扩散至表浅淋巴管,导致丹毒样淋巴管炎 。患者突发高热,往往伴有寒战,乳房触痛,局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线,为此型特征 。
(2)炎症局限于乳晕部结缔组织,形成乳晕下脓肿 。
(3)感染沿着淋巴管扩散到乳腺间质内,可自表面至基底,横贯乳房组织 。由于结缔组织化脓而形成间质部脓肿 。此种脓肿可局限于单一乳腺小叶,亦可扩散至大部乳腺 。
(4)感染迅速扩散,深达位于乳房基底部与胸大肌之间的乳房后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 。
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均表现红肿及压痛 。脓肿部按之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试验穿刺,抽出脓液做细菌学检查,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