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的7要素和术后护理

剖腹产是很多准妈妈都会选择的分娩方式 , 那么 , 你真的了解剖腹产吗?今天 , 小编就来为大家科普剖腹产的7大要素以及术后护理原则 , 千万别错过啦 。
剖腹产的7要素
母体方面:骨盆狭窄阻碍产道;有剖腹产史;产前出血 , 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妊高症或心脏病;生殖道有感染 。胎儿方面:胎位不正;胎儿过大 , 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 , 胎心音发生变化或胎儿缺氧;多胞胎怀孕 。
术前检查:术前要做一系列检查 , 包括孕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既往病史、现在体检结果、血型、肝功能、HIV病毒、丙肝、梅毒 , 以确定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
剖腹产手术准备:住院时间由医生根据胎儿情况决定 , 按约定时间在手术前一天住院 , 以接受手术前的准备 。手术前夜晚餐要清淡 , 午夜12点以后不要再吃东西 , 以保证肠道清洁 , 减少术中感染 。术前测生命体征 , 听胎心 , 胎心在120~160次/分为正常 。确认身上没有饰品 , 备皮、取血、插尿管 , 送进手术室 。
消毒麻醉:消毒范围从胸骨以下到大腿上1/3处 。选择硬膜外麻醉 , 麻醉师通常都会在腰椎第3~4节之间 , 轻轻插入一根硬膜外管 。药物经过管子缓慢释放 , 准妈妈依然保持清醒状态 , 但痛觉消失 。
手术:开始医生会在下腹壁下垂的皱褶处 , 做一个15~20cm的横切口 。第二个切口会在子宫下段 , 可以减少对子宫体的损害 , 减少再妊娠的危险 。纵切口只在紧急时使用 。羊膜打开后 , 胎儿和胎盘就可以被取出来了 。有时医生为了帮助孩子娩出 , 会用手掌压迫你的宫底 。
新生儿处理:将新生儿擦干 , 吸出口鼻中的黏液 。儿科医生会给他查体 , 做出评估生存能力的APGAR评分 , 包括心跳、呼吸、反射、肌张力、肤色 。量体重、身长、头围 , 扣下新生儿的第一个脚印 , 就可以抱给他的父母了 。
手术结束:给产妇做子宫和皮肤的逐层缝合 , 伤口皮肤对合后做包埋缝合 , 缝线成分人体可以吸收 , 从外表看来只是一道细线 。伤口大约五六天后可以愈合 , 如果不是瘢痕体质 , 以后伤疤就像皮肤的一道皱褶 。
接下来 , 再来看看剖腹产后的护理原则吧 。
剖腹产后的护理原则
术后加强自我保健 , 对于顺利康复是很重要的 。
术后三天内配合输液 , 以补足水分 , 纠正脱水状态 。术后六小时可进食些炖蛋、蛋花汤、藕粉等流质食物 。术后第二天可吃粥、鲫鱼汤等半流质食物 。
及早活动 , 是防止肠粘连、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 。麻醉消失后 , 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动作 , 术后六小时就可起床活动 。
剖腹产时 , 子宫出血较多 , 应注意阴道出血量 , 如发现超过月经量 , 及时通知医生 。
咳嗽、恶心、呕吐时 , 应压住伤口两侧 , 防止缝线断裂 。
一般于手术后第二天补液结束即可拔除留置导尿管 , 拔除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 。卧床解不出 , 应起床去厕所 , 再不行 , 应告诉医生 , 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 。
体温如超过37.4℃ , 则不宜强行出院 。回家一周内 , 最好每天下午测体温一次 , 以便及早发现低热 , 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