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旗下的富翁( 三 )


与经济界的巨头们打交道,对尤伯罗斯来说是家常便饭 。他头脑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抓住那些人的心理,往往欲擒敌纵,并不低三下四地乞讨 。那些企业主们也都很精明,他们很清楚这样的宣传机会十分难得 。世界性的盛会,借助现代新闻媒介、电视转播可以将他们的产品介绍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所以,虽然尤伯罗斯将价码提得很高,很苛刻,如要求赞助者必须长期地而且自始至终地对奥运会给予赞助,并对一些商业广告的范围、区域做了一些硬性规定,那些巨头们还是蜂拥而至,都想抢先争取到最热门的运动项目 。
到后来,尤伯罗斯不得不按5中选1的比例来确定到底由谁赞助,这样,定下了23家赞助公司 。大西洋西弗奇尔德公司,他们将出900万美元作为修整奥运会纪念体育场的费用;道格拉斯公司和可口可乐饮料公司联手为建造新游泳池提供500万美元的资金;列维服装公司、联合航空公司等一些著名的公司以及影响巨大的美国《体育画报》,也都欣然允诺为奥运会建造和引进最先进的体育设施 。
转播奥运会盛况的权利是数额最庞大的一笔交易,也是尤伯罗斯最煞费苦心的一件事 。经过几次反复的谈判与协商,终于以2.5亿美元的高价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达成协议 。在这次谈判期间,尤伯罗斯表现出他高超的谈判技巧,直到协议签订之后很长时间里,这家公司负责体育节目的副总经理还在人前对尤伯罗斯赞不绝口 。
尤伯罗斯大胆地打破了一个形成已久的惯例,以前,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转播体育节目一向都是免费的 。而自这一届奥运会起开创了买卖体育节目转播权的先例 。他在这一项上的收入是7000万美元,分别将转播权卖给了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
在收取赞助的过程中,尤伯罗斯也遇到一些"强硬而傲慢"的公司 。例如著名的生产彩色胶卷的柯达公司当场就拒绝了组委会提出的赞助费不得低于500万美元的条件,只同意提供100万美元的资金和一大批彩色胶卷 。虽然尤伯罗斯从中几次周旋,这家公司却认定有把握使组委会接受他们的赞助方案,丝毫不肯让步 。最后,尤伯罗斯断然决定放弃这家公司,转而与日本的富士胶卷公司谈判,终于达到了目的 。
而富士公司由于得到这个机会而产生巨大影响,声誉超过了柯达公司 。柯达公司为此后悔不迭 。
尤伯罗斯对他决定要做的事,向来都是胸有成竹 。尤其在谈判中,他很少妥协,在声名显赫的大公司面前也从不退缩,这是他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作为奥运会组委会主席,他对手下的工作人员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后来有人传言他实行"暴君统治",这是过分夸张了 。但由此足以见得他的严厉作风 。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工作人员有2000名,而尤伯罗斯手下仅有200人,差距何其大?这就是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道理 。他要求每一个人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这样,一个人可以抵几个人用 。这与以往奥运会筹备工作的散漫作风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他的组委会里,始终保持着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每一个人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这才使得这台机器高效地运转 。
1984年4月底,距洛杉矶奥运会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了,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的情况:出于政治和外交的原因,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宣布抵制这届奥运会,也就是说,他们既不参加,也不报道这届奥运会的情况 。
这一举措对尤伯罗斯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第一次显出有点措手不及 。随后,他便投人紧张忙碌同时也带有戏剧性的奔波游说之中:和他同行的还有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他们乘飞机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企图说服苏联等国领导人改变主意 。然而,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不过由于尤伯罗斯和他的同事们前期的努力,这届奥运大局基本已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