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症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少见的并发症,主要危害到的是胎儿,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该病对妊娠期孕妇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0.1‰~1.0‰,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 。孕妇患了该病时,在妊娠中、晚期会出现瘙痒,或瘙痒与黄疸同时共存,分娩后迅速消失 。部分患者还伴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症状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临床表现分为三类:
(一)主要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症状?】1、瘙痒:瘙痒一般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开始表现为间断性瘙痒,随后可发展为持续性瘙痒 。常起于28~32周,但亦有早至妊娠12周者 。手掌和足掌是瘙痒的常见部位,夜间尤重,重者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出现失眠、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瘙痒一般持续至分娩,大多数在分娩后2周消失,少数在l周左右消失,持续至2周以上者罕见 。
2、黄疸: 20%~50%的患者可在瘙痒发生后数口至数周内出现黄疸,也可能与瘙痒同时发生 。黄疸程度通常较轻,有时仅角膜轻度黄染 。常于分娩后一周内消失,个别可持续至产后一个月以上 。
(二)次要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严重瘙痒时可引起失眠和情绪改变 。乏力、食欲缺乏、恶心,甚至呕吐 。多数患者在黄疸发生前后可因高胆红素血症而出现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 。由于肠道中胆汁酸减少,脂肪吸收不良,粪脂肪排泄增加,可有轻微脂肪痢,也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极少数人可发生失眠、情绪改变、倦怠、乏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等 。
(三)体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常无特异体征 。四肢皮肤有散在的抓痕和点状红斑 。无急慢性肝病的体征 。小蜘蛛痣的发生率与正常妊娠时相同,有时右肋下可触及肝边缘,质地软,可有轻压痛 。但产后数小时或数日肝大、压痛体征就会消失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的影响:
(1)患者血中胆红素升高,皮肤可出现黄疸 。
(2)高浓度胆汁酸积聚于皮下,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瘙痒 。
(3)由于肝内胆盐向肠道分泌不足,维生素K吸收下降,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减少,容易导致产后出血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比较大,可以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使围产儿发病率、病死率及早产率增高,属于高危妊娠范围 。
以上就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和危险性,孕妇特别是高龄孕妇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变化,如有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早就医,还要记住要定期产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