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头战略--智者博弈


不出头战略--智者博弈

文章插图
笼子里有两只猪,一只比较大,一只比较小,它们每天要为吃食问题"奔忙"着 。因为这是个奇特的笼子,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想要好好吃顿"饱饭",就得从笼子的一头跑到另一头 。
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
"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 。现在的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按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 。如果大猪先到,有可能大猪已经吃到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可以吃到4个单位,而大猪吃到6个单位 。
如果两只猪同时按钮,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个单位,付出2个单位,得益5个单位,小猪吃进3个
单位,付出2个单位,实得1个单位;如果大猪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吃进6个单位,付出2个单位,得益4个单位,小猪吃进4个单位,实得4个单位;如果大猪等待,小猪按按钮,大猪先吃,吃进9个单位,得益9个单位,小猪吃进1个单位,但是付出了2个单位,实得-1个单位;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
比较一下,我们发现无论大猪选择什么策略,小猪选择按按钮,对它都是一个劣势策略,应该加以剔
除 。因此,小猪只有等待一个选择,而大猪则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 。在大猪这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中,选择等待对大猪是一个劣势策略 。
再一次剔除后,新博弈中只有小猪等待、大猪按按钮这一个可供选择的
策略 。这样,就得到大猪与小猪博弈的结局:小猪只是坐享其成地等待,每次都是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 。这就是智者博弈的最后均衡解,从而达到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 。"智者博弈"的结论似乎是,在一个双方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的环境中,有时占优势的一方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有悖于他的初始理性 。
【不出头战略--智者博弈】"智者博弈"听起来似乎有些滑稽,但在现实中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
例如:在股份公司中,股东都承担着监督经理的职能,但是,大小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大小不一
样 。在监督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大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明显大于小股东 。因此,小股东往往不会像大股东那样去监督经理,而大股东也明确无误地知道小股东会选择不监督(这是小股东的占优策略),大股东明知道小股东要搭大股东的便车,但是大股东别无选择 。大股东选择监督经理的责任、独自承担监督成本是在小股东占优选择的前提下必须选择的最优策略 。
这样一来,与智者博弈一样,从每股的净收益来看
,小股东要大于大股东 。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比如:在某种新产品刚上市,其性能和功用还不为人所熟识的情况下,
如果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不仅是一家小企业,还有其他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更强的企业 。那么,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头鸟,自己去投入大量广告做产品宣传,只要采用跟随战略即可 。
在发达国家,除了东京和纽约这样人口稠密的区域以外,大部分家庭都有自己的汽车 。人们出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