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聪明的乌龟》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聪明的乌龟》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聪明的乌龟》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重点难点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等内容 , 学习复述故事 , 能记住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语言 , 并设计动作 , 乐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 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 , 快来看看《聪明的乌龟》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学习复述故事 , 能记住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语言 , 并设计动作 。
2、乐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 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 。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 , 感悟生活 。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
活动准备:
1、青蛙、狐狸、乌龟的头饰若干 , 录音机 。
2、布置故事中草地、池塘的场景 。
3、幼儿每人一颗五角星 。
4、挂图《聪明的龟龟》 。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复述故事 , 能记住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语言 , 并设计动作 。
活动难点:
设计动作 , 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故事 , 激发幼儿兴趣 。
小朋友 , 你们还记得《聪明的乌龟》的故事吗?
2、结合挂图 ,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 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
3、幼儿分段跟讲故事 , 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 , 并设计动作 。
4、幼儿跟着录音磁带完整地讲述故事 。
5、分组排练 。
(1)讨论组内人员各自的分工:讲述故事旁白部分以及扮演不同的角色 。
(2)幼儿分组排练 , 教师巡回指导 , 引导幼儿从动作以及语言语调中突出角色的主要特征 。
6、幼儿复述并表演故事 。
(1)教师提供表演头饰 , 每组幼儿在布置好的场景中进行故事表演 。
(2)请所有的幼儿做评委 , 给自己认为表演好的组贴五角星 。(幼儿不能参加本组的评选 。)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中 , 我通过让孩子观察乌龟、倾听故事、启发提问等形式 , 帮孩子理解了故事内容 , 感受了乌龟的聪明 , 懂得在遇到危险时 , 有时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自己 。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故事进行复述 , 特别是故事中的语言 , 更能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 ,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故事 , 幼儿的复述能力相对小了很多 。所以 , 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 , 这个课时 , 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这个故事 , 通过对故事的表演 , 加深印象 , 从而能更好的记住故事内容和其中的语言 。对孩子来说 , 表演故事是他们感兴趣的 , 但单调的模仿对话也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 。
在活动前 , 我便准备了相应角色的胸饰 , 并设计了场景 。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很高 , 我首先让孩子来练习角色对话;再请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在集体前表演 , 从我说旁边变为其他看的孩子说旁边;最后到小组分角色表演 。
这样一层一层环环相扣 , 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故事内容 , 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绪变化 。从而复述故事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