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巨子刘国钧( 三 )


那个工人同刘国钧谈得很投机 , 便答应下来 。
第二天 , 刘国钧就穿上号衣 , 代替那个工人进厂上班 。
他一边同别的工人一样操作 , 一边偷学技术 , 一双眼睛一刻都没有停过 。没过几天 , 这个勤劳好学的工人就引起了英国职员的注意 。两个英国职员叫住刘国钧 , 一查问 , 发现他不是本厂工人 , 便要把他抓走 。幸亏周围的中国工人帮忙 , 刘国钧才能趁乱翻墙逃走 。然而那个借号衣给刘国钧的工人 , 却被英国商人打得遍体鳞伤 。刘国钧知道后 , 立即为受伤的工人联系医院 , 并承担了全部医药费 。
这位工人伤好后 , 基于爱国热情 , 就主动邀集另一位技术工人 , 利用星期天赶到常州 , 帮助大纶厂解决技术难题 。
由于刘国钧管理有方 , 大纶纺织厂投产当年就盈利 , 第二年盈利过万 , 第三年的发展势头更好 。可是常州一批股东 , 这时不但不感激刘国钧这个有功之臣 , 反而想排挤掉他这个外乡人 。刘国钧愤而辞职 , 收回自己的1万元投资 , 只将盈利部分留在大纶厂作为股金 。朋友们都为刘国钧抱不平 , 刘国钧却说:"我在大纶厂学到了一套办厂的本领 , 投资又如数收回 , 等于一文学费没花 , 这是我平生最便宜的一笔交易 。
1918年 , 精明强于的刘国钧决意独资办厂 。他购买了80台布机 , 自己任经理 , 让母亲管理摇纱 , 让妻子管理布机兼烧饭 , 一家人齐上阵 , 办起了"广益布厂" 。虽然设备落后 , 资本微薄 , 但他狠抓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 努力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 , 第一年就盈利3000银元 。到1923年 , 他凭广益布厂积累的利润 , 创办了广益二厂 。它是当时常州最大的染织厂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 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再次面临严峻的局面 。为了确保广益厂的生存和发展 , 刘国钧一面努力学习国内外同行的经验 , 一面加强对国内外市场行情的了解 , 以决定工厂的经营方向 。
1924年 , 刘国钧和友人一起 , 专程到日本考察 , 研究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经验 。他发现 , 日本工厂的优势在于成本低 , 而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和精简工序 。回国后 , 刘国钧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 , 果断地决定改变"广益"的生产方向 , 由原来生产斜纹布和白平布 , 改为生产蓝布、绒布、贡呢、哔叽等色布 , 避开与其它厂的重复 。与此同时 , 他又大力进行技术改造 , 淘汰旧设备 , 采用先进工艺 , 减少工序 , 降低成本 , 大大提高了利润 。
"广益"生产的各种布 , 在南京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一举夺得优等奖 , 使一些资金雄厚的纺织厂也不得不佩服 。刘国钧所采用的产品商标也很有意思 , 一个叫"蝶球" , 图案是大小蝴蝶飞舞在地球之上 , 寓意是"无敌于天下" , 因为上海话"蝴蝶"与"无敌"发音相近;另一个叫"征东" , 图案上薛仁贵横刀立马 , 寓意是"征服东洋货" , 显示了刘国钧要同洋货一比高低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