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细节“揪”出小儿阑尾炎


5个细节“揪”出小儿阑尾炎

文章插图
肚子没怎么痛 孩子咋就阑尾穿孔(建隆/漫画)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有腹痛、呕吐和发热三大症状,其中腹痛是最典型的特征 。但幼儿无法准确表达“疼痛”的概念,且低龄幼儿对疼痛的感觉没有年长儿童和成年人敏感,给诊断增加了困难 。据统计,近50%的阑尾炎患儿在做手术时,阑尾已经穿孔!小儿外科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一些细节,早期识别阑尾炎,不让它从眼皮底下“溜走” 。
肚子不咋痛却已满腹脓液
4岁的晖晖经常说肚子痛,而大便过后,肚子就不痛了,所以家长对于他肚子痛的诉说习以为常 。可是前几天的“肚子痛”,却差点酿出大祸来 。
那天上午,晖晖说肚子痛,并呕吐了一些早餐吃的食物 。
妈妈给晖晖吃了些助消化的药后,就没太在意 。临近中午,晖晖哭闹得更厉害了,体温也升到39℃,妈妈开始着急起来,连忙带孩子去医院 。
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孩子的肚子是软的,基本没有压痛,考虑到有发热和呕吐现象,怀疑是胃肠型感冒,叮嘱家长继续观察,先用抗生素消炎,暂时不要让孩子吃东西,也不要喝水 。
在观察过程中,晖晖又叫肚子痛 。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注意到一个细节:孩子下床走路时,有点跛行 。再压孩子的右下腹,孩子立即痛得尖叫起来 。
此时,医生判断,孩子患的是急性阑尾炎,随后做B超检查,确诊阑尾炎,并建议马上手术 。
手术发现,孩子的腹腔内满是黏稠的脓液,阑尾已经化脓、穿孔!医生说,再迟点,危险就大了 。
事后,晖晖的妈妈想起来既后怕又不明白,孩子肚子并不很痛,怎么阑尾就穿孔了呢?
婴幼儿阑尾炎腹痛易被掩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外科李笃妙主任医师解释说,儿童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主要表现有腹痛、呕吐和发热三大症状,但每个患儿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
腹痛是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但因为幼儿本身无法准确表达“疼痛”的概念,而呕吐、哭闹、烦躁、拒绝进食、发热,以及对医生、打针的恐惧,也掩盖了孩子对疼痛的反应 。
另外,一些“退热剂”本身有减轻疼痛的作用,也会容易掩盖病情,所以很多阑尾穿孔患儿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似乎没怎么腹痛,怎么就穿孔了?其次患儿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因此常会被误诊为胃肠炎 。儿童阑尾炎还会出现38℃左右的发热,也常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 。但阑尾炎多为先腹痛后发热,体温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当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出现39℃以上的高热 。
几个细节“揪”出阑尾炎
那么,如何及时发现阑尾炎,早做治疗呢?李笃妙主任医师建议注意一些细节,早期识别阑尾炎,不让它从眼皮底下“溜走”:
1.阑尾炎一般先腹痛,后发热,腹痛呈持续性 。
2.腹痛时,孩子喜欢右侧卧,双腿稍屈 。孩子很少左侧卧,因为阑尾的位置在右边,如果左侧卧,将会使发炎的盲肠牵动和下垂,加重疼痛 。
3.右下腹有压痛点,个别大儿童有腹肌紧张 。因孩子不愿配合,检查时最好由母亲抱在怀里或哺乳,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触摸孩子的腹部,边摸边观察孩子是否有痛苦的表情 。当检查到右下腹时,孩子会叫痛或用手来推开;也可等小孩睡时检查,触到痛处,小孩会惊醒 。
4.因腹部不适,孩子不愿意活动右侧下肢 。行走时,有步态不稳、跛行等异常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