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后康复的原则和预防感染的方法

产后康复一般是在坐月子时要多加注意生理机能的恢复状况,具体来说有哪些呢?
一、产后康复的原则
1、子宫
孕足月的子宫比孕前子宫大出了1000倍 。胎儿和胎盘娩出后,子宫立即回缩,但不会马上缩到孕前水平,而是逐渐的,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大约需要6星期 。胎儿娩出后,子宫缩到脐下4~5厘米,但产后24小时,又增大到脐上,以后开始逐渐缩小 。所以,分娩后产妇的肚子不会马上缩小,除了增厚而又松弛的腹壁外,子宫仍占据着一定的空间 。子宫在恢复过程中仍有不规律的收缩,所以产妇会有腹痛感,尤其是宝宝吸吮乳房时更明显,这是由于新生儿吸吮刺激子宫收缩所致 。
2、性器官
分娩使产妇的阴道和阴唇极度扩张,阴道壁还可出现许多微细的伤口,排尿时会感到疼痛 。如果没有会阴撕裂或行会阴切开术,一般在产后两三天就没有排尿痛了 。被扩张的阴道在产后一天就能回缩 。如果做了会阴切开术,可能会引起产妇会阴疼痛,不敢坐,排尿时疼痛难忍,四五天拆线(如果用肠线缝合不需要拆线)后会有所减轻 。为了预防伤口处感染,每天应用4%的高锰酸钾水坐浴 。
3、阴道分泌物
产后阴道分泌物包括产道伤口分泌物、胎盘剥离出血、细胞组织碎片及脱落的细胞等物 。产后分泌物的排出可持续3周左右 。第一周量比较多,大多呈血色,但不应有血块,如果有血块,应及时通知医生 。第二周后,分泌物逐渐变成褐色浆液性,慢慢就变成黄白色,最后就像平时的阴道分泌物了 。此段时间你应该使用卫生巾 。
产后注意局部清洗,保持局部卫生,是防止产道感染的关键 。产后子宫内膜和阴道壁有无数个小伤口,胎盘剥脱的地方有很大的创面,加上血性分泌物有利于细菌繁殖,如果不注意产后护理,很容易发生感染 。
住院期间护士会帮助你处理分泌物,并进行局部消毒,你只需要向护士医生提供情况即可 。回家后,就需要你自己做好这些工作 。出院时,医生可能会给你开消毒的药或中药成分的卫生垫处方,市场上也能买到专门供产妇使用的卫生巾
4、产后营养
有的产妇认为,宝宝生出来了,不再需要一人吃两人的营养,饭量应该减少了 。实际上,产后营养不但不能减,还要比孕期增加 。产后恢复需要营养,而宝宝需要吃妈妈的奶,妈妈就更需要大量营养,分泌足够的乳汁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
如果完全母乳喂养,妈妈比孕期要多摄入30%的饮食 。妈妈这时不要减肥,当你的乳汁很充足时,你吃的东西大多产生乳汁了,不会发胖的 。但有一点要注意,饮食结构要合理,如果吃很多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奶酪、油、带有脂肪的肉类,很可能会发胖 。要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食物 。关于饮食搭配问题,你一定在孕期的营养中了解了很多 。你只需记住,生完宝宝,不要减饭量,而要增饭量 。
便秘和痔疮可能仍是个困扰 。高纤维素食品可缓解便秘,适当增加粮食,尤其是粗粮的摄入,对缓解便秘大有好处 。注意运动和定时排便,不要因为忙而忘记 。
传统的下奶食物,如不放盐的猪蹄汤、鲫鱼汤,会让你没了胃口 。要适当放些盐,不会因为有些咸味而影响乳汁分泌的 。
除此之外,在产后康复中还要注意预防感染哦
二、产后康复时如何预防感染
在产后24~72小时,乳房会因泌乳激素的刺激,以致其静脉与淋巴腺充血、肿胀,而发生胀奶、发热的情形,但是很少会有烧到38℃以上或持续超过24小时的情况;若母亲不想喂食母乳,可以冰敷,在紧身胸衣外加适当止痛剂即可 。但切忌不可再按摩、刺激乳房,倘若想亲自喂食母乳,还可以热敷外加适当按摩,促使顺利排奶 。不过约有2%~3%的新妈妈,在产后十天左右会有单侧乳房红肿、胀痛,并伴有持续性高热(大于38.5℃),则很可能是得了乳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