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抱怨的父亲( 二 )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 , 她女儿经常要做什么练习册 , 月考季考期中考 , 天天写作业要到熬到深夜 , 他们夫妇还有轮流陪着 , 如果考得没有到达父母的要求 , 孩子哭家长急 , 一着急就数落抱怨孩子 , 后来孩子被气得离家出走了 。
有时 , 抱怨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宣泄 , 可以释放负面的情绪和压力 , 如果掌握好度 , 不伤及他人 , 本无可厚非 。但更多地时候 , 抱怨是因心中怀有不满 , 而责怪别人 , 是对他人的一种指责 , 这样的抱怨与人于己都不利 。它不仅于事无补 , 还可能激化矛盾 , 这种态度消极、怨天尤人的情绪 , 也影响着孩子看问题的态度 。
对孩子而已 , 父亲的抱怨也是一种精神暴力 , 这样的家庭暴力直接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 。“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 一般来说 , 乐观积极的家长会带出积极向上的孩子 , 而消极抱怨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家长也如此 。
一个初二女生曾在我的微博留言:“爸爸时常抱怨的态度影响了我 , 现在在学习上一旦有困难时 , 我也会学着他怨这怨那的 , 对学习失去信心 , 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 。”
父亲的个性、对问题的态度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而关于抱怨这个话题 , 美国著名作家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恳切地和读者交流: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 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 , 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法自拔 。
父亲不要过于苛求孩子 , 在与孩子相处时应少一些抱怨 , 多一些鼓励;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 , 多听听孩子发自内心的倾诉;无论是赞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 , 一定要就事论事 , 客观对待;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意或做错了事时 , 最需要的不是抱怨指责 , 而是安慰和鼓励 。
爱抱怨的父亲是心理有问题的 , 如果多些阳光、积极和平和的心态 , 情况则大不同 , 父亲的抱怨少了 , 孩子快乐了 , 家庭也就幸福了 。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方法 , 不同的方法会铸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 做个不抱怨的父亲 , 就会收获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 。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
摇啊摇 , 摇着井边的辘轳



摇啊摇 , 摇着井边的辘轳 , 听着辘轳吱呀吃重的响声 , 心里充满了自豪和快乐 。
童年 , 每天必做的事情 , 就是从草厦里面的水井边 , 摇辘轳 , 打水 。
草厦 , 是相对正屋而言的 , 很简陋 , 几片瓦 , 几根棍子 , 就撑起了一间房子 。人们在这里储藏粮食 , 堆放柴禾 , 或者做饭 。草厦通风良好 , 功能主要是挡雨雪 , 所以 , 我们家在这里做饭 。但我们家的水井 , 也在草厦里面 , 靠近西侧 。
辘轳的柄很长 , 辘轳和柄都被磨得油光锃亮 。井口是一块大石头凿成的 , 圆圆的 , 比水桶的圆周大不了多少 。太阳斜照 , 最多只能照到井沿的石头上 , 所以 , 那井黑忽忽的 , 显得很幽深 , 一靠近 , 就能感受到一股凉气 。其实 , 井的深度没有几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