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萍:孕期补钙可有效预防妊娠高血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周兰萍
事实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非常常见的,而在所有孕产妇中,大约有5%~10%的人会在怀孕20周后出现妊高征,同时妊娠期高血压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
谈到为什么健康的女性在妊娠期会出现高血压的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周兰萍指出,由于妊娠是一种复杂的机体变化过程,为了妊娠的需要,母体无论在内分泌还是免疫系统及细胞体液等都会发生不同的改变,所以在怀孕期间会出现高血压,也就是会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究其原因,目前尚无一种理论能满意和全面的解释 。
高危人群要小心
但是周主任特别指出,以下几类准妈妈在妊娠期需要特别注意 。
●首先就是家里有遗传史的准妈妈 。如果妈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那么女儿在怀孕期间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
●高龄初产孕妈(>35岁)是妊高症的高发人群 。
●孕前超重的准妈妈也会增加妊娠期患高血压的风险 。
●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 严重贫血)同样也会引发妊高症 。
●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都会引起高血压 。
●近年来的缺钙学说提示,血钙的降低也是妊高症易发的因素之一 。
●孕前已被确诊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的准妈妈要密切关注血压指数 。
高血压的“凶”和“险”
周兰萍主任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妊娠高血压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的危害对妈妈和宝宝都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所以会对母亲的各个器官产生影响,严重者可以出现肺水肿、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脑水肿、脑出血甚至脑疝、肾功能不全、肾衰、肝坏死、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等等 。对于胎儿来说,由于小动脉痉挛,子宫胎盘循环障碍使胎盘血流减少、胎盘功能不全,影响胎儿氧和营养物质交换会导致胎儿出现宫内发育迟缓,若发生了胎盘早剥,可能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 。
同时,如果孕妇出现以下情况:1、收缩压超过160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90mmHg;2、出现蛋白尿;3、出现持续头痛或者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或视觉障碍;4、持续上腹部疼痛;5、肝功能障碍,血清转氨酶升高;6、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500毫升;7、肺水肿、心力衰竭;8、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等,就提示已经进入到了重度子痫前期,说明病情不轻了,需要尽快住院治疗以免病情严重威胁妈妈和宝宝的生命安全了 。
有效预防,减少发生
那么妊娠期高血压如此凶险,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呢?对此周兰萍主任给出了以下建议 。
睡眠左侧卧位
周兰萍主任指出,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采取左侧卧位,左侧卧位的睡姿对于孕妇来说可以减轻子宫对主、髂动脉的压迫,增加子宫胎盘血流灌注 。降低对下腔静脉压迫,回心血量增加,增加各脏器的血流量,改善胎盘功能 。可以减少升压物质血管紧张素的生成 。
营养均衡适当补钙
周兰萍主任特别指出孕妇在怀孕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均衡以及心态的平和,不需要过度进补,饮食尽量低油低脂,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激动 。同时,适量的补充钙剂摄入也会有效地降低妊高症的发生 。
自我监测 定期产检
孕妇在怀孕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血压状况,怀孕后,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若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学会自我检测,听从医生的专业指导来保障妈妈和宝宝的安全讳疾忌医造成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