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6月金股名单 外资果断加仓 核心资产引领指数向上( 二 )


图3 2017年以来外资周净流入数据

附6月金股名单  外资果断加仓 核心资产引领指数向上

文章插图
图4 北上资金历史累计净流入数据
附6月金股名单  外资果断加仓 核心资产引领指数向上

文章插图
海通证券表示,人民币升值本质上源于中国贸易顺差较大,并将强化外资流入趋势 。另据其指出,人民币升值将有助力牛市重建,“春节后市场调整的主要利空是担忧通胀,担忧货币政策收紧,从经济周期、基本面角度分析,今年真实的通胀压力不大,月度数据将冲高回落,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缓解原材料成本的压力,且吸引外资流入,有助牛市重建 。”“我们认为今年投资时钟处于过热期,股市的整体背景是微观盈利增长>宏观流动性略收紧,股市延续上涨态势,明年投资时钟有可能进入滞胀期 。”另据其表示,以茅指数为代表的各行业龙头优质公司仍是较好配置 。
《红周刊》采访人员注意到,外资在5月份的增仓“目标”中,以41只茅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占据了最大比重 。经测算,5月外资合计净买入茅指数公司金额接近300亿元,占据北上资金5月净流入金额接近6成 。其中,海天味业、美的集团、贵州茅台、五粮液、招商银行、东方财富等茅指数公司获外资净买入金额均在20亿元以上 。
招商证券认为,外资的大规模流入正在强化A股核心资产占优的格局 。其表示,资本流入也在推升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同升是外资流入的共同结果 。“在全球美元流动性充裕的弱美元周期中,全球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像中国这样具有竞争力的新兴经济体基本面将相对更为强劲,资本市场也将迎来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而资本流入将同时推动人民币升值和股市上涨,并使得新兴市场股指跑赢发达国家” 。更进一步,当资本市场投资者认知到这种规律,那么,人民币升值就直接催生了投资者对股市上涨的预期和风险偏好的提升,并对投资者行为产生信号作用,从而使得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呈现更强的正相关关系 。
6月金股聚焦大消费、科技、金融与周期资源
“港股”“千亿市值”成“重要标签”
对于6月投资主线,机构“圈定”了大消费、科技、金融与周期资源等多个方向 。另外,“千亿市值”“港股”成为6月金股的“重要标签” 。
梳理中信建投、银河证券、国盛证券、国信证券、华金证券等60只样本金股来看,医药、食品饮料、家电等为主要的大消费领域;电子、电气设备等科技股;银行、非银金融等大金融板块以及有色、化工等周期资源股最为集中 。(见表1、表2)
表1 券商6月金股(部分)
附6月金股名单  外资果断加仓 核心资产引领指数向上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表2 6月金股主要行业分布(部分)
附6月金股名单  外资果断加仓 核心资产引领指数向上

文章插图
进一步来看,机构更喜千亿市值公司以及港股龙头 。在60只样本金股中,A股为52只,整体来看,机构主要锁定绩优股中的千亿市值公司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52只A股样本金股中,千亿及以上市值股为18只,占比超过3成,如招商银行、五粮液、海康威视等(全部A股千亿及以上市值股占比仅为3%),此外,市值分布在100~1000亿元的金股共30只;市值在百亿以下的仅4只 。同时,样本股中有51只个股一季度业绩实现增长,占比几乎为100%,如赣锋锂业(中报最高预增666%)、卫星石化、兴发集团等一季度净利增幅均超过10倍 。
同时,机构金股也在向港股市场“倾斜” 。国盛证券在6月策略中提及,布局港股“黄金坑”,其表示,“港股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港股作为国内资金海外资产配置的“桥头堡”,其地位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无法动摇 。尤其是,由于港股监管更为宽松,中国较为优质、能够代表和受益于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增长的科技龙头大多在港股,具备明显的稀缺性和配置价值;当前国内资金仍显著低配港股,南下资金流入趋势明确 。在新发公募已经很大程度上放开了港股投资比例的基础上,港股在公募基金股票持仓中的占比仍仅为10.75%,当前港股仍被显著低配 。因此,其认为“港股作为国内部分优质核心资产的代表,在当前全球流动性依然宽松、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南下资金中长期持续流入趋势确定的背景下,将逐步从‘黄金坑中’走出,当前已是配置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