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别的孩子比( 三 )



4. 给一些合理的预告,不要突然叫孩子离开,准备走的前十分钟就要提出“我们该回家了”,随后不断提醒孩子该离开了,这样可以有个准备的过程 。最好让孩子完成正在玩的游戏后再走,但不能完成一个,再玩一个 。
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孩子离开,可以态度温和而又同情地说:“这里是很好玩,但必须回家了,以后可再来 。”然后牵着他的手离开 。





怎样让孩子听话
太让孩子自由成长不好







近日,英国幼教界针对儿童教育方法得出结论,完全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他们说,今天的父母似乎更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却很少注意他们的心理与道德的培养 。
英国的父母们大多不太干预孩子的成长,让他们自由发展个性,并几乎已成为现代父母的育儿原则 。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父母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教育儿女,关心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孩子的思想就象一张白纸,很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6岁~7岁的孩子,他们正处在发育时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在不断地汲取营养 。
对于失业、自杀、离婚、酗酒、暴力等等社会问题,成年人已习以为常,但孩子们却因为涉世不深,又缺乏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很容易形成这样一种看法,“人人为己,强者生存 。”从本质上说,他们依然爱自己的父母,但父母已不再是他们的偶像,孩子们从模仿父母的行为中到模仿更强者的行为,他们的头脑中就往往会滋生一种暴力冲动 。
几年前,两个10岁的英国儿童从利物浦商业中心绑架并杀害了一名2岁的儿童,震惊了整个英国,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儿童的教育问题 。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儿童缺乏教育,正是太放手“自由地”成长当中,没有人教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美德 。

英国同行们认为,幼年期的孩子无法辨明是非,不能区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完全受冲动左右 。成年人天真地认为孩子是天使,其实他们是无知、自私和野蛮,最需要父母、老师及整个社会的指导和帮助 。因此不能让孩子们完全自由地成长,需要教他们从尊重他人做起,学习和发扬传统美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才是优秀父母对孩子应尽的教育职责 。





让孩子愿意离开游乐场
恰如其分地处理突如其来的念头






两岁左右年龄的孩子,容易被突然冒出来的念头所控制,而且没有任何理由 。当孩子突然产生新念头时,他们还不会分析这种要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突如其来的念头,对孩子来说是乐趣,对父母来说是为难,孩子脾气很大,不停地与大人纠缠,可大人无法办到 。大多数孩子的念头,不一定是他最感兴趣的事,只是突然产生一个念头 ,过一会儿就会忘掉 。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无多大害处时,父母可以做些让步,可以满足他的要求,让孩子尝试后得出结果 。如:冬天时孩子突然想穿绸裙子,父母就让她穿(在屋里),穿得发冷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告诉过你,冬天穿绸裙子会受凉而生病的 。”让孩子由此知道我行我素会有麻烦 。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有危险不能接受时,父母应坚持原则,坚定地说“不” 。此时如果让步,会引起不良后果,如穿凉鞋到路旁堆的碎石头上面走,会碰伤脚,应向孩子说明,并拒绝 。是非分明,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