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不要刻意安胎 多运动有助胎盘血液循环

一说到怀孕 , 老一辈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要多休息 , 要安胎保胎 。很多准妈妈知道自己怀孕的消息之后开始欣喜若狂 , 也忍不住遵循长辈的意愿小心“安胎” , 生怕宝宝出了什么意外 , 到底孕期需不需要刻意保胎呢?孕期卧床保胎 , 真的有必要吗?
享受孕期 , 并非人人都需要安胎
对孕妈们来说 , 好心情才能带来好运气 , 才能给宝宝更多积极的情绪影响 。虽然说起来简单 , 但孕期的准妈咪心情总会更加敏感 , 且变化莫测 。但这些也不是无法调整的 , 为了让胎宝宝健康多一点 , 准妈妈和准爸爸不妨积极的行动起来 , 找到准妈妈在孕期情绪不好的原因 , 对症下药 , 把阴霾扫去 , 让孕期一路好心情 。
对于腹中的宝宝 , 孕妈们在正常的生活规律下 , 宝宝基本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 准妈咪无需患得患失 。当然 , 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者出现出血或者其他问题 , 孕妈们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即可 。面对越来越多的孕妈盲目保胎 , 医生们建议:保胎情况因人而异 。并非人人都需要 , 但每个孕妈都要认清以下三个安胎误区 。
一、安胎不等于卧床休息
在我国很多地区 , 由于孕育知识的尚未普及 , 仍有不少孕妈错误认为:安胎就等于卧床休息 。其实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 , 安胎是为了让胎盘在子宫内顺利发育 , 避免因为激烈的运动而造成胚胎脱落 。
因此 , 安胎是否需要绝对卧床 , 需要视个人情况来分析 。如果孕妇正处于阴道流血活动期 , 暂时卧床是必要的 。但如果阴道出血已经停止 , B超显示胎盘后方和孕囊下方未见液性暗区 , 即使有多次习惯性流产病史 , 也无须绝对卧床 , 孕妇只需相对减少活动量 , 避免较激烈的活动即可 。
另外 , 适当的活动(如散步等)对改善子宫及胎盘的血液循环是大有帮助的 , 倘若长期卧床 , 反而容易导致体质虚弱、消化不良、便秘、下肢萎缩 , 严重者还可能形成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 , 甚至引起肺栓塞 , 反而不利孕妈及胎儿发育 。
二、黄体酮安胎但也要适量
对孕妈们来说 , 一旦宝宝出现丁点问题 , 都是全家人的关注焦点 。当然 , 所有的安胎药都应该遵循医嘱使用 。目前医学上用的比较多的安胎药 , 主要成分就是黄体酮 。黄体酮属孕激素类药物 , 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发现 , 黄体酮不但有调节内分泌保胎的作用 , 还有很好的免疫保胎效果 。因此 ,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孕妇 , 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者 , 黄体酮作为常规的安胎药物是有一定道理的 。
但是 , 是药三分毒 , 使用黄体酮作为安胎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 可能导致女性胚胎成长以后出现体毛增多的现象 , 也有一些保守的医生认为黄体酮的安胎副作用尚未明确 , 对胎儿泌尿生殖器官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畸形 。当然 , 孕妈们谨遵医生的叮嘱 , 定期做好产检 , 黄体酮的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 。
三、孕早期先兆流产不宜使用宫缩抑制剂
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怀孕12周之前) , 多数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受精卵不健康引起的 。也可以这么解释 , 怀孕3个月之前的流产 , 是胚胎一种自然淘汰过程 , 对于这样的胚胎 , 准爸妈们不需要 , 也不应该选择安胎治疗 , 即使因为胚胎保住了 , 但生育下来的宝宝也是存在某方面的缺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