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待孩子 比打孩子更可怕

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着家庭冷暴力,不用棍子打,不体罚,嘲笑、讽刺、冷漠时常发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性格的成长 。
有不少孩子在物质上是富裕的,而在精神上是不快乐的 。除了学习剥夺了他们一部分快乐时光外,家庭教育也使一些孩子快乐不起来 。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采取冷暴力的方式:对孩子态度冷漠,常常爱答不理,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经常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有的父母只关注学习成绩 。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达不到家长要求时,于是就选择了对孩子冷眼以待,认为只要没有伤及孩子的身体,就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
一位妈妈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很是失望生气,从笨蛋一直骂到没出息,简直让孩子无法抬头,然后就采取故意不理睬孩子 。
持续一个星期没和孩子说话了,恨孩子不争气 。在失望之余,对孩子的态度越来越冷漠,这种发泄其实很伤孩子自尊心,让孩子很难受 。
孩子每天回到家,父母都不说话,心里担心是不是父母不爱自己了,每次自己想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父母,但看到冷冰冰的脸,自己都不敢说话 。
孩子放学回家后,饿了啃方便面,家长不过问孩子的一日三餐 。家长想用这样的方法在孩子身上奏效,其实这种做法并不能使孩子反省自己的过错,只会加深孩子对家长的心理隔膜,并且在心灵上留下创伤 。
家长表现出来的冷眼相待和无声语言,有时就是一种冷暴力 。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伤害 。父母对于孩子只是一味要求,并没有真正去了解他们,久而久之,相互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深 。
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当看到孩子没有按照他们设计的模式发展时,他们就着急了 。父母认为我今天对你的付出对你的教育,你就得拿出成绩来 。期望值不能达到就会产生焦虑不满发泄孩子身上!孩子很长时间看不到父母的笑脸 。长时间会使孩子的性格发生了改变 。
作为家长,一定要好好地反思反思,孩子表现不好,不要一味的去责怪,试着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要鼓励大于指责 。用关爱的语言感化激励孩子的心灵 。
家长的期望要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不能不切实际 。期望要全面一点,比如期望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或善于和人相处的人等 。
家长要了解孩子,用平等的沟通代替冷暴力,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他的个人选择 。及时鼓励孩子好的改变,对孩子的缺点、弱点,要就事论事,多引导,多帮助 。
当发生家庭冷暴力时,若双方不愿说话,可采用发短信、写邮件等方式 。双方可以先从时事等双方较不敏感话题逐步进行及时沟通、交流才是化解矛盾的最好办法 。
学习积极的沟通方式,在有矛盾时做主动、坦诚的沟通,将矛盾有效化解 。积极沟通方式不仅有益于感情交流,有利于心理健康 。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要用老一辈的思想去教导孩子,时代在进步,父母需要及时补充能量,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
【冷淡待孩子 比打孩子更可怕】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 。让他们避免受到冷暴力的伤害,是我们家庭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孩子远离冷暴力,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
『本①文①来源,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