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胃虚弱,还容易感冒?



【宝宝脾胃虚弱,还容易感冒?】宝宝脾胃虚弱,还容易感冒?相信许多家长都深有体会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有哪些应对之策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脾虚易感冒又叫“脾虚易感症”,通俗地说:就是小儿食欲不振,经常感冒,甚至一个月要反复感冒几次 。
那么,为什么小儿易感呢?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主要是指肺、脾、肾三脏的不足,中医所讲的肺脾肾不是单纯指生理解剖上的脏器,它包括了呼吸、消化、免疫、生长发育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

宝宝脾胃虚弱,还容易感冒?

文章插图
为什么脾与小儿易感的关系密切呢? 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主管小儿的饮食消化吸收,脾虚则出现消瘦厌食,食欲差等症状,导致小儿体质弱,对疾病的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 。
除了以上的内在因素外,本病与家庭社会因素也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又片面强调给小儿高营养的滋补食品,导致小儿饮食不节,营养过剩,使小儿尚未发育成熟的脾胃负担过重,消化吸收的功能失调,不思饮食,营养不良,抵抗病邪的能力下降 。稍感风寒或其它外在因素的影响,即可引起感冒的发作 。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 。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 。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 。
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 。
对于脾虚易感儿,中医多主张积极治疗其本,即健脾补气固本,以减少或杜绝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气、扶正固表、益气养阴 。
由于脾虚易感儿常表现为一组综合症状,因此治疗也要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并且要掌握常用的小儿推拿方法:
(1)补脾经300次,运内八卦200次 。
(2)点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
(3)顺时针摩腹2分钟 。
(4)捏脊6~9遍 。
(5)按揉大椎穴1~3分钟
(6)拿肩井3~5次 。
提醒家长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 。
1、红枣小米粥
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 。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
2、莲子山药粥
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 。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待温加积安堂枣花蜂蜜2勺食用 。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
3、麦冬沙参扁豆粥
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 。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 。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