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毛毛虫教案


附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毛毛虫教案

文章插图
中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幼儿尝试通过撕圆、把圆连续黏贴、添画、制作毛毛虫,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毛毛虫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通过撕圆、把圆连续黏贴、添画、制作毛毛虫 。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撕圆、把圆连续黏贴的方法来表现毛毛虫 。
活动难点:
在黏贴的过程中表现毛毛虫的多种动态 。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版《好饿的毛毛虫》、观看了vcd版《好饿的毛毛虫》
物质准备:教师教具:撕贴好的绘本毛毛虫六条 。幼儿操作材料:课前幼儿们人人参与,用墨绿、翠绿、草绿、浅绿、淡绿、中绿、深绿、青绿、橄榄绿等颜色混刷好色纸人手一张 。美工区中幼儿通过撕、画、剪好的食物:
每组一套:一苹果、两个梨、三个李子、四颗草莓、五个橘子、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
1、出示封面:
我们一起看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观看了vcd版《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是什么样的?
幼儿讲述,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小结:毛毛虫头是圆圆的,头顶上有一对触角,脸上有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巴 。身体是圆滚滚的,有许多个圆或椭圆连续不断黏贴而成,背上有许多刺,身体的下面还有好多小脚…… 。
(评析:迎着孩子们对毛毛虫的兴趣,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观看动画片《好饿的毛毛虫》,在这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讲述探究,幼儿对毛毛虫的形态特征有了较深的印象,所以幼儿能够这么细致的对毛毛虫的外形加以描述 。)
二、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讲解示范、幼儿动手操作撕贴毛毛虫 。
(一)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
1、毛毛虫的身上有哪些颜色?
毛毛虫的头是红颜色的,身体上是带有墨绿、翠绿、草绿、浅绿、淡绿、中绿、深绿、青绿、橄榄绿的小圆组成 。
红色和绿色系的小圆组合在一起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
幼儿讲述,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的小结:红色和绿色组合在一起的,是一种鲜明的对比,红色和绿色它们是一对对比色,用在这里,让我们小朋友一看就区分开头和身体 。
评析:在活动中很自然地渗透了红与绿是一组对比色这一知识点 。
2、好饿的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有什么变化?
星期一,它啃穿了一苹果 。
星期二,它啃穿了两个梨 。
星期三,它啃穿了三个李子 。
星期四,它啃穿了四颗草莓 。
星期五,它啃穿了五个橘子 。
星期六它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毛毛虫每天吃完东西都会长大,渐渐地毛毛虫由小变大,越来越长,越来越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