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交际欲望的表现与指导( 二 )


举一个人人都不会反对的例子:比如你的孩子不爱吃某一种食物,你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听,但如果让他跟五六个同年龄的孩子一起吃饭,那几个孩子都吃这种食物,而且都很爱吃它,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
同样地,一个到医院打针就大哭的孩子,妈妈劝大概不太管用;但如果让他和几个同年龄、但不怕打针的孩子一起打针,他会如何呢?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里有人的社会化的深奥原理 。
孩子挑食,本来不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人生来有自己的口味,爱好,这原本是无可厚非 。但是,当妈妈、爸爸怎么劝,他还不吃的时候,已经有了一点社会行为的成分:父母看到孩子不喝牛奶,不吃鸡蛋、肉,不吃蔬菜时,急得恼火、生气,孩子却无动于衷,他的行为造成了别人的痛苦,挑食行为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
尤其是当他看到别的孩子都吃这种食物,自己也跟着吃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更属于社会行为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孩子是一到同伴中,就吃,回到家里,还是不吃 。吃与不吃这种食物,对孩子有了社会意义 。如果他在孩子中不吃而别人都吃,他也许会怕别人笑话,也许要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也许什么也没想,只是对同龄伙伴的单纯模仿 。
不管怎么说,是同伴这个“社会”终于改变了他的口味,改变了他挑食的习惯 。而家庭这个"社会"则对他无济于事了 。
再举一个人人熟视无睹的例子 。
一对夫妻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从广东调动工作到了北京 。这对夫妇的普通话说的不好,要说,也是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把“吃饭”说成“七饭”,把“是不是”说成“细不细”等等 。他们在家里完全说广东话,对孩子也说广东话 。可是非常奇怪,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说的却是一口流利的北京普通话 。他在跟别的孩子抢玩具时,绝不会把‘这不是你的“说成”界不细你的’ 。
当他长到十五、六岁时,他就更是像别的孩子一样,说着满口北京话了 。
语言学家大概不关心这种现象,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关心 。

12 3
婴儿交际欲望的表现与指导
胆小的宝宝请出“壳”



他们把这种儿童说话口音从父母方言向当地同龄孩子口音的"投降"看作是由于群体社会化机制在起作用 。并且因此认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 。
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历史上多得很,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夏威夷岛上外来移民的语言演变 。
19世纪初,一批移民来到夏威夷开荒、种植甘蔗 。他们来自各地,有不同的母语 。最初,为了相互交流,他们创造了一种从语言学角度看很不完善的“皮金”语 。这种语言没有介词、定冠词,动词不变位,也没有固定的词序 。
大约一百年后,移民的后代又创造了一种新语言“克列奥尔”话 。这种语言发展相当完善,可以表达非常复杂的意思和思想 。“克列奥尔”话的产生过程很有趣 。当最初创造了这种话的年轻人回到家里时,跟他们的父母仍然说“皮金”语,但一出家门,就和同伴讲"克列奥尔"话 。而他们的父母一直到死,也没有几个人会讲"克列奥尔"话 。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东西:从穿着、发型、说话的口气和用词,到所爱好的音乐和形形色色的各类明星 。他们大多不会回到家里跟父母滔滔不绝地讲这些事,他们越来越觉得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了 。他们也不会傻到经常干大多数同学都讨厌的一些事,如向老师打小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