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妈妈”的保健大盘点 - 坐月子


“月妈妈”的保健大盘点 - 坐月子

文章插图
【“月妈妈”的保健大盘点 - 坐月子】作为一名女性 , 一生中有一次做妈妈的经历才能算是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而如何做“坐月子” , 月子里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是每一位新妈妈们首先要面对的新课题 。那究竟什么是“月子”呢?所谓“月子”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官复原的一段时期 , 一般需要6~8周 。医学上将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 , 民间俗称“坐月子” 。
而目前“月子”的争论已涉及到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受西方影响下的现代新观念 , 因此 , 在弃与留的问题上 , 国人根据自身的文化底蕴沉淀出一套以养生保健为主的“月子”新理念 , 它打破了旧习俗 , 吸收了一些更科学的养生之道 , 因此 , 可以说坐月子是典型的中式习俗 。
我国的“月妈妈”们究竟怎样“坐月子”才算得上是科学的呢? “坐月子”真的就是每天从早到晚“坐”出来的吗?下面从六个方面对“月妈妈”的养生保健做一次大盘店 。
个人卫生保健-----在产褥期 , 月妈妈出汗多 , 因此要保持身体的洁净 , 勤换内衣 , 勤洗澡 , 要避免盆浴 。自然生产的月妈妈分娩后2~5天便可以洗澡 , 月子里可洗澡3~4次 , 而做剖宫产的月妈妈可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洗澡1~3次 ,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 每次5~10分钟即可 , 浴室温度以20℃最为适宜 , 淋浴水温调至34~36℃为宜;要勤梳头、勤剪指甲;同时要勤刷牙 , 勤漱口 , 保持口腔卫生 。
因为饭后5分钟 , 口腔内的细菌就会繁殖 , 而且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会发酵、腐败 , 与细菌混合 , 易造成口腔感染 , 如牙龈炎、牙周炎等会导致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和牙齿脱落 。每次刷牙前要先将牙刷用开水消毒 , 可防止牙刷过硬 , 刺伤牙龈而引起口腔感染;月妈妈产后恶露多 , 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 , 常换卫生巾 , 会阴要用温水冲洗 , 洗时注意要从前(会阴)向后(肛门)洗 , 以免将肛门的细菌带到会阴伤口和阴道内;月妈妈和宝宝的居室要做到每日通风 。
这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 通风后室内细菌数可大大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通风时应将月妈妈和宝宝换到另一个房间 , 一次通风20~30分钟 , 每天1~2次 。切记要避免穿堂风 。同时居室内的温度要适中 , 以24~26℃为宜 。
『本♀文①来源妈育儿网www.3MamA.com , 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