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性教育男生篇

星期五下午的时候,黄老师的讲座在五年级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中拉开了帷幕 。根据邓老师的介绍,我知道这位黄老师将会是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 。
讲座开始了,看到标题“五年级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我们班的男生一看到“青春期”这三个字,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们班的女生一看到“青春期”这三个字,就开始想入非非 。主题是“成长的秘密”,大家看到“秘密”一词,肯定会很好奇,很想知道成长的秘密吧?那就随着我的介绍来进入黄老师的讲座吧!
一开题,黄老师就给我们提出了三个有趣的问题:
1、上体育课做运动时,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坐在旁边,为什么?2、小明最近的声音渐渐开始低沉,开始长了一点点胡子,这是怎么一回事?3、小康看到同桌小丽的椅子上有红色的血迹,小丽到底怎么了?同学们可都积极了,都把问题一一解答出来:
1、因为那几个同学来月经了,来月经了不适宜做剧烈运动 。
2、因为小明开始发育了,发育的时候会长胡子,声音也会慢慢低沉 。
3、小丽来月经了 。女孩子们听了同学们的一一解答,脸渐渐都红得像个红苹果了 。
接下来,黄老师通过幻灯片的形式简简单单的讲述了一下男女生青春期发育的时间:男生是11岁多;女生是10岁左右 。然后又讲了,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的第二特征: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骨骼粗大、声音低沉等;而女性表现为乳房增大、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嗓音尖细等 。黄老师还给我们放了一段“月经”的视频,大家看完后,大会议室就传来一阵呕吐的声音 。
最后,黄老师也随着同学们“排山倒海”的掌声中,离开了大会议室,结束了这次讲座 。这次讲座,使我懂得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
每个婴儿都是父母相爱的结晶,因为性,他们来到这个世上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心理学分为五大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可见,性是伴随人一生的课题 。性教育应贯穿我们的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
我比较赞同视频中某位教育教授的说法,性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灌输 。不同的时期都应该对性有所了解并渐渐深入理解 。
婴儿虽然还小,但是也需要性教育 。婴儿的性教育主要是通过母亲对孩子的抚养喂养 。其中身体接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母亲和儿童的身体接触可增强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缺乏这一环节则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和敏感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 。此外,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若让离开母亲的两只幼猴由不同的母亲喂养,一个是“棉布毛巾妈妈”(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个是“金属刺妈妈”(浑身长满金属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 。
吃金属猴妈妈的奶长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会进行性活动,而且行为退缩,不和群 。
幼儿期的性教育影响孩子日后对性同一性的理解 。这个时期应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 。男孩子要穿男生的衣服,要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女孩子要穿女生的衣服,要教会她温柔甜美爱洁等等,把男孩子当女生养把女孩子当男生养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或许正是孩子日后发生同性恋的原因之一,或许会成为孩子未来的家庭不和的诱因 。
同时要让男孩礼让女孩子,让女孩子知道不能随便让别人触碰身体等等 。
儿童期性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以前 。此时的孩子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不愿意和异性同桌、同行,为自己的性别而骄傲、自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要先给予肯定,如果发现孩子厌恶自己的性别角色,则应该及时纠正,以防发生日后的性别角色倒错现象 。还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 。让孩子有男女之分的意识,还有如何保护自己,特别应教育男孩子要尊重爱护女性,教育女生要有防范意识,了解什么是性侵犯,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