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家长择园须知五个要点


【2014家长择园须知五个要点】2014家长择园须知五个要点
1、招生问题幼儿园每年都在春季公开招生,招生的范围一般是在幼儿园所在地区的周围 。声誉好的幼儿园因受名额限制,并不是让每个参加报名、面试的孩子都能入园的,一般它会优先照顾本系统、本地区的孩子 。
2、报名时间一般在6月份左右,也有些幼儿园会提前到4、5月,甚至更早 。具体报名时间,每个幼儿园会用在园门前贴海报、通过公众传媒发布广告、投递邮件等形式进行通知,这一时期应多加留意 。到了报名之日,即可携带孩子和有关资料来幼儿园报名 。
3、年龄限制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已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和初具独立生活的能力 。有些幼儿园设置了小小班,小小班的入园年龄为2岁至2岁半 。
4、面试项目审核材料后,幼儿园会派专门的老师对孩子进行面试 。面试的内容都非常简单:询问孩子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平时喜欢做些什么事等 。
一般面试时间为5至10分钟左右,主要目的是测查孩子在智力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 。父母轻轻松松的态度会使孩子有问有答 。让孩子见到陌生人时使用礼貌用语很重要,这样的孩子肯定会给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
5、录取通知通过面试后,大约在一个月之内幼儿园会利用传媒或联系父母的办法来公布入园名单 。如果父母对入园名单不清楚的话,应及时打电话到幼儿园询问 。对于已录取的孩子,幼儿园会另行通知父母带孩子去体检的时间 。体检的主要内容是做肝功能化验等,看孩子有无传染性疾病 。
12 3
入园必读:宝宝上幼儿园的心里准备
宝宝入园那些物品是必备的?



9月1日,又有一批年满3岁的宝宝要开始人生的新阶段———幼儿园生活了 。
第一次离开家人的怀抱,进入集体生活,别说宝宝会焦虑,妈妈们一时都难以适应 。除了担心宝宝哭闹外,许多妈妈还担心孩子一进入幼儿园就接二连三生病,陷入“入园病”的怪圈 。本报采访人员请来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专业人士,以及过来人“资深妈咪”为妈妈们支招,帮助宝宝做足准备,减少“入园焦虑” 。
【心理医生:邱鸿钟】
“入园病”大多是适应性心理问题很多人的印象中,孩子在家身体好好的,一去幼儿园就接连不断地生病 。常人以为可能是宝宝在幼儿园接触其他的小朋友多了,传染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大,因此,许多家长对孩子入园非常担心,并且还将这种担心的情绪传染给孩子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邱鸿钟教授认为,其实幼儿害怕或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入园病”大多是适应性不良的心理问题 。
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集体生活的环境后,不仅饮食起居习惯、交往伙伴、行为管理者等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自己不再是被关注的中心,这时孩子的心理一时不能适应,会感到孤独无助,或某种不安全感,于是,哭闹、生病,不愿意上幼儿园等反应也就随之产生了 。
入园也是对妈妈的一种心理考验邱鸿钟教授认为,如果把断奶比作为孩子的第一次心理断乳的话,那么,入园可以看做为孩子人生的第二次“心理断乳”,孩子入园对妈妈也是一次心理上的考验 。入园第一天,当宝宝看到妈妈离开就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经常是宝宝在幼儿园里哭,妈妈在幼儿园外落泪 。